民進黨立法委員王定宇於本月15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一名退役軍人欲到公股機構辦理保險更名業務,卻被告知因遭中國點名通緝,而被拒絕辦理業務。行政院發言人在16日則回應指出,立委點名之機構為台銀人壽與玉山銀行,並指出目前所有銀行實務上納入的制裁名單多為歐盟、聯合國及法務部的制裁名單,不會將中國制裁名單納入。
事實上,若我國銀行的制裁名單會納入中國政府制裁的對象的事情為真,則賴清德總統與蕭美琴副總統應該都會被公股行庫列為拒絕辦理業務名單。但是,在面對我國居民與產業持續受到中國政府脅迫之際,政府在面對中國在地協力者的問題時,確實要嚴肅看待。
現正最夯:習近平派系9上將遭開除引爆輿論!網諷:清洗掉的將軍比陣亡的還多
金融機構董總不應讓公股被質疑為中國在地協力者
首先,針對立法委員的質詢,行政院的金管會、財政部與公股行庫董事長與總經理在第一時間就該說明清楚的是,目前金融業的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的做法不可能將中國制裁名單納入,但是,這些機關負責人或經理人卻未說明基本的風險管理原則。立委對這類問題質詢的重要性在於「台灣金融業有無成為中國政府的在地協力者」,若無,則經理人應可以就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的機制與作法說明,以釐清立委的疑慮。若經理人無能力釐清立委疑慮,或需要行政院發言人親自說明,則立委與行政院應該認真檢視這些金融機構負責人的適任性,而非僅是提出疑問。
若金融機構面對基本的原則問題無法在第一時間說明,則事後以新聞稿的文字聲明處理立委質詢的作法,已產生輿論的散播,實易讓立委與國人產生「中國在地協力者」的疑慮。雖然防制洗錢與打擊資恐名單部會納入中國制裁名單,但金融機構在對客戶進行徵信時,在納入與客戶相關的新聞關鍵字時,仍應審慎稽核以避免將中國單方面制裁名單列為高風險客戶的可能性。
現正最夯:今晚起「東北季風+風神颱風」共伴效應!風雨時程、範圍一圖看
其次,在福建廈門公安局發布依法徵集台軍心戰大隊18名核心骨幹違法犯罪線索的懸賞通告後,據中國中央電視旗下《日月譚天》微信號發布訊息指出,台灣有五家企業是國軍心戰大隊的外圍支援企業,包括藝誠科技、大數軟體、迪泰威科技、數位奇蹟科、思想科技等公司。在中國政府針對台灣人民與企業持續單方面指控與直接採取跨境「非法」執法的情況下,我國金融業與中國的往來實應更加謹慎。總統府與行政院對於中國持續對我國民眾與廠商違法通緝的做法,應與陸委會、經濟部、財政部與金管會以及國安單位一起進行跨部會協商,才可以在面對中國對我國軍、民威脅時,採取有效的做法。
降低中國曝險不應只關注金融業
再者,金管會雖然強調本國銀行對中國曝險總金額與占淨值比率持續降低,但是,面對中國經濟持續衰退,以及中國對我國企業的經濟脅迫,金管會也有責任協助民眾降低中國曝險,例如,中國投資成分高的基金銷售應該持續減降,特別是財政部百分百持股的臺銀與土銀以及擁有實質影響力的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合作金庫、彰化銀行、臺灣中小企銀等八大公股行庫。
若賴清德總統至陸委會等國安部門已持續示警中國對台灣的威脅,則金管會持續允許金融業者持續上架「中國成分高」或「大中華」相關基金或不做好管理,且大型行庫也強力推動基金銷售業務,則八大公股行庫就會淪為中國的在地協力者,行政院金管會與財政部的政策就變成讓消費者提高中國金融曝險的「加速器」。
換言之,總統示警的優先對象恐非人民,而是財金部會。行政院會應該對金融業與人民的中國曝險具有「一致性」的管理方式,這才是提高台灣經濟安全的務實做法。有關中國成份基金管理的討論,可參見本專欄「中國經濟頻頻爆雷 投信業對中曝險影響不容忽視」
最後,在作為國家重要關鍵基礎設施的國家電台受到內部人破壞與衍生國安問題之際,行政院針對中國政府對我國的居民、廠商以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傷害應有具體作為,除了目前僅有極少數部會如陸委會或國安局等面對中國具有風險意識外,財金部會對中國曝險管理的一致性也應該注意,例如,金管會與財政部只關心金融業的對中曝險,卻不關心人民財富對中曝險的作法,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作者:蔡明芳,淡江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本文轉載自 Rti央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