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指出,英國柬埔寨公民、太子集團董事長陳志在柬埔寨成立園區,強迫他人在類似監獄的場所從事殺豬盤詐騙,包括建立長期關係以博取受害者信任。陳志使用暴力,曾指示「不要把人給打死」,收益用來豪華旅行,目前仍在逃。

●美國司法部最大沒收行動

現正最夯:黃國昌雇狗仔爭議!蔡明彥:警方需快速排除跟拍官員

美國司法部今天上午發布聲明,指控英國和柬埔寨公民陳志涉嫌電信詐騙及洗錢,並針對陳志詐騙所得、約12萬枚比特幣(現值為150億美元左右,約新台幣4605億元)提出沒收請求。

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曾報導,陳志是中國公民,2014年獲得柬國國籍。

這筆錢先前存放於陳志持有私鑰的加密貨幣錢包中,現已由美國政府接管。司法部指出,此訴訟案為美國司法部史上規模最大的沒收行動。

當前熱搜:準「風神」颱風來勢洶洶!氣象專家分析3模式預報:共伴幾乎無法避免

跨國企業「太子集團」(Prince Group)總部位於柬埔寨,董事長陳志指揮集團在柬國各地設立強迫勞動詐騙園區,強迫被拘禁者從事「殺豬盤」(pig butchering)加密貨幣投資詐騙,從美國及其他地點的受害者竊取數十億美元。

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諾切拉(Joseph Nocella)指出,「太子集團」的投資詐騙造成全球受害者承受無法計量的痛苦,而這些罪行是建立在被販運、被迫勞動者的犧牲之上。

司法部國家安全部門主管艾森柏格(John Eisenberg)則表示,遭販運的勞工被關押在類似監獄的場所,被迫進行大規模網路詐騙,全球數千人受害,其中許多人就在美國。

●建立長期關係博取受害者信任

根據起訴書和沒收令狀,約自2015年來,陳志一直擔任「太子集團」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在30多個國家經營數十家商業實體,表面上的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開發、金融及消費者服務。

然而,陳志及其他「太子集團」高層暗中將集團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跨國犯罪組織之一。在陳志的指示下,「太子集團」透過在柬埔寨各地經營詐騙機構,進行加密貨幣投資詐騙,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司法部指出,為了實施這些騙局,犯罪份子透過簡訊或社群媒體應用程式接觸不知情的受害者,誘騙他們將加密貨幣轉入指定帳戶,聲稱該資金將用於投資並產生獲利。

事實上,這些資金遭犯罪者洗錢以供自身使用。詐騙者常以建立長期關係的方式博取受害者信任,再竊取其資金。

●鐵絲網園區內的酷刑

「太子集團」透過販賣數百名勞工,強迫他們在柬埔寨的園區執行詐騙任務,經常以暴力威脅。這些園區設有大型宿舍,周圍環繞高牆及鐵絲網。陳志直接參與管理園區,並保存每個園區相關的記錄,包括追蹤利潤的帳本以及各房間負責執行哪類詐騙的紀錄。

陳志還保存描述園區內「手機農場」(phone farms)的文件,這些自動化呼叫中心利用數千支手機及數百萬個手機號碼,以協助實施各類詐騙計畫。陳志直接參與對強迫勞動營內人員使用暴力,並持有「太子集團」暴力手段的影像資料,包括毆打和其他酷刑手段的照片。

陳志直接與下屬溝通,討論如何懲罰「惹事者」,其中一次他特別指示「不要把人給打死」。

●不法收益用於豪華旅遊購奢侈品

司法部說,陳志和「太子集團」高層組成的緊密網絡,利用其在多個國家的政治影響力來保護犯罪活動,並向政府官員行賄以避免執法部門干預。隨後,他們透過專業洗錢活動以及表面上合法的商業企業網路,例如線上賭博及加密貨幣挖礦業務,來洗白詐欺收益。

在陳志指示下,太子集團同夥使用複雜的加密貨幣洗錢技術來掩蓋集團詐欺利潤來源,包含所謂「噴灑」(spraying)與「漏斗」(funneling)技術,也就是將大量加密貨幣反覆分散至數十個虛擬貨幣地址,再重新集中至少數的虛擬地址,以掩蓋金源。

陳志向「太子集團」的其他人吹噓挖礦業務「利潤可觀,因為沒有成本」,也就是說,加密貨幣挖礦業務與合法企業不同,資金來自眾多受害者。

陳志及同夥將部分犯罪所得用於豪華旅行和娛樂,購買手錶、遊艇、私人飛機、度假屋、高檔收藏品及稀有藝術品等奢侈品,包括透過紐約市一家拍賣行購買的畢卡索畫作。

一旦罪名成立,陳志將面臨最高40年刑期。

司法部表示,美國財政部今天同步將太子集團列為跨國犯罪組織,並宣布對陳志及多名相關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報告,光是2024年,加密貨幣投資詐欺就造成了逾58億美元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