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NYT)報導,中國解放軍火箭軍正加速將東海岸轉型為對台灣及周邊水域的導彈發射平台,動作被視為北京實現「收復台灣」目標的關鍵準備,同時針對美國在亞太軍事影響力。美國國防部估計,中國導彈儲備四年內暴增近50%,總數達3500枚,其中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及東風-26「關島快遞」導彈已部署沿海,威脅美國關島及日本基地。專家警告,此舉恐引發核戰誤判,美國防禦系統難以應對中國導彈數量優勢。

報導指出,解放軍火箭軍大舉擴建東部基地,包括安徽省池州市的611旅及江西省贛州市的616旅。611旅基地面積擴至原來的兩倍,配備近40個發射台,專為東風-21A中程彈道導彈及東風-26反艦導彈準備;616旅則為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設計。NYT佐證衛星資料,指這些軍事設施位於農田、山谷及沿海地帶,直接面對台灣海峽,便於快速發射後轉移,執行變換陣地戰術。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中國從鄰近發射場試射導彈,穿越台灣周邊空域,彰顯即時打擊能力。習近平於2023年視察611旅,強調強化「打仗意識」,並於9月閱兵展示新型導彈。西部沙漠地區更建模擬美國軍艦的靶場,用以精準訓練。

現正最夯:爆偷拍政敵選擇性爆料 名嘴:黃國昌狗仔有人窩裡反 他喊:你的人在我這!

東風-21A,射程約1,700-2,150公里,主要威脅台灣、沖繩美軍基地以及美軍在東亞(日本、韓國、關島、越南、菲律賓)與印度的部署基地,可攜核彈頭;另外,該型號變體東風-21D則為反艦彈道導彈設計,主要用來防止未來台海衝突引起美國干涉,專門對付美國的航空母艦,即外界盛傳為「航母殺手」;2020年8月26日,中國發射多枚中程彈道導彈,擊中位於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之間的南海海域目標,當時即有報導,其中有從浙江發射的東風-21D中程彈道導彈。

東風-26射程逾4,000公里,可攜常規或核彈頭,直擊關島美軍樞紐,強化「關島殺手」效應,阻礙美軍後勤補給;2020年8月26日中國導彈試射中,當時中方證實有使用從青海發射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如今,中國火箭軍將基地「前推」至江西,將更威脅美軍太平洋運籌中心安全。東風-17則配備高超音速滑翔載具,射程雖僅有1,800-2,500公里,但速度可達5-10馬赫,其難以攔截特性,主要針對台灣及亞太美軍飛彈防禦系統,具核常雙用潛力,放大區域衝突升級風險。

NYT引述美國軍事、政治專家看法,直言導彈不僅是軍事脅迫工具,更是政治信號,意在讓台灣反抗顯得無力,並阻嚇美國介入。特別是核彈頭部署的不確定性恐導致衝突升級,若美國介入台海,戰事將從一開始即具核風險。

衛星資料顯示,中國火箭軍611旅基地面積擴至原來的兩倍,配備近40個發射台。   圖:翻攝「X」@JohnDe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