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主要武器裝備開發單位國立中山科學技術研究院(NCSIST)在本屆台北航太及國防科技展(TADTE 2025)中對外公開一款全新攻擊型無人水面艦艇(USV),該艇以展出時沿用的名稱「快奇無人水面艇」(Kaui-Chi USV)吸引軍事界與各家媒體注意。
據外媒《NAVALNEWS》報導,中科院表示,此型無人艇源自代號「快奇專案」,早在2025年6月舉辦的USV專題展覽會中已曾亮相,並自今年2月起多次在屏東與宜蘭等地公開展示,與當地船舶愛好者互動,逐步進行測試與推廣。官方指出,國防部已指示國科院開發一款可大量部署、適用沿海防衛的小型無人艇,設計目標強調「小型、快速、隱身、機動、殺傷力高且成本低」,以利在台灣沿海形態下執行決戰任務與協同攻擊。
現正最夯:遭轟太多黑歷史!徐榛蔚開賑災專戶籲捐款「守護花蓮」被罵爆刪文
報導指出,中科院所示範的快奇水面無人艇已於6月通過作戰評估,並在8月舉行的海空飛彈發射演習中成功命中目標艦。中科院同時強調,「快奇」採用創新戰術:由水面無人艇發射無人機(UAV)以攻擊目標,並具備群體(集群)攻擊能力;該平臺所配備的攻擊無人機在資料中被稱為「勁蜂I型」。
此外,報導援引美國相關研究機構的分類,指出所稱的「勁蜂」I型飛彈被歸類為巡彈,屬便攜式設計,具備對超視距(BVR)靜/動目標精準打擊的能力,並配備圖像識別與追蹤功能;該型彈藉由折疊機翼與氣動發射方式提升運輸與發射靈活度,續航時間約15分鐘、射程約8公里。
中科院表示,透過發展小型快速無人艇與搭配攻擊型無人機、巡彈等武器,期望建立一套適合台灣海域的沿岸防衛體系,強化在複雜海域條件下的拒止與突擊能力。國防部與中科院目前尚未公開更詳細的作戰部署細節或量產計畫時程;國防當局是否將進一步擴大採購並量產仍待後續官方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