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政府在與美國的投資談判中堅持立場,因美方要求南韓投入高達 3,50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引發外界對首爾可能陷入金融危機的擔憂。
據《南華早報》報導,南韓總統李在明週三在紐約會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時,間接批評美方施壓策略,強調任何協議都應符合商業邏輯,避免迫使南韓簽署可能破壞經濟穩定的方案。總統府政策秘書金永範指出,李在明希望討論能「以商業合理性為基礎,兼顧兩國利益」向前推進。
全站首選:遭轟太多黑歷史!徐榛蔚開賑災專戶籲捐款「守護花蓮」被罵爆刪文
根據今年七月達成的框架協議,總統川普政府提議將南韓進口關稅從 25%降至 15%,但前提是首爾須投入 3,500億美元至美方指定產業。然而,後續談判因投資架構、利潤分配機制及其他條件等關鍵議題陷入僵局。
美國商務部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警告,南韓若不接受協議,將面臨更高關稅,並指出日本已同意類似條件。李在明強調,南韓與日本在經濟規模及外匯體系上存在差異,不能相提並論,「希望美方考慮這些因素,使談判順利進行」。
西江大學經濟學教授許正表示,南韓已表明無法接受不合理要求,以免觸發第二次金融危機。「南韓正加強立場,要求修改方案,使其具備商業可行性。」許正對《亞洲本週》指出,美方建議首爾直接投入資金,投資回報在收回本金前按五五分配,此後美方將取得90%利潤。他同時質疑,「在沒有獲利保證下,誰會接受如此傾斜的交易?」他建議,採績效掛鉤的利潤分配模式,由南韓依實際收益獲取獎勵。
全站首選:于朦朧案延燒「中共宣布網路戒嚴2個月」!台網酸:何來言論自由
慶北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元俊指出,南韓面臨「兩難選擇」:接受更高關稅或承擔金融崩潰風險。「與其冒金融危機風險,接受 25%關稅對南韓更有利。」
這是李在明本月第二度與貝森特會面,前一次是在美韓首腦峰會期間。金永範表示,李在明告訴美方,盟友間緊密合作對安全與經濟穩定及成長至關重要。貝森特則表示,川普充分認識南韓的重要性,並強調其在船舶等關鍵產業的角色,感謝首爾的積極支持與投資。
然而,美方的巨額投資要求仍令首爾憂心。南韓外匯存底約 4,170億美元,美方要求的 3,500億美元占首爾外匯存底的 84%,遠高於日本的比例。日本日圓具全球完全可兌換性,透過與美國的掉期線可獲取幾乎無限美元流動性,南韓則無此條件。
談判同時因南韓要求美元掉期安排而受阻,美方迄今未同意。李在明認為,若無掉期保障,履行 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可能對韓元造成巨大衝擊,甚至重演 1997 年金融危機。
金永範對韓聯社指出:「無限額貨幣掉期是必要條件,若未解決,衝擊過大,談判無法前進。」他特別提到汽車產業的迫切性,美方已將關稅減免與書面協議掛鉤,南韓車廠在美關稅已高於歐洲及日本競爭者。
李在明也在週一接受路透訪問時警告,若依照美方要求將 3,500億美元全數現金投入美國,未有貨幣掉期保障,南韓可能面臨與 1997 年金融危機相似的局面。

慶北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元俊指出,南韓面臨「兩難選擇」:接受更高關稅或承擔金融崩潰風險。「與其冒金融危機風險,接受25%關稅對南韓更有利。」 圖:翻攝自X帳號@mobim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