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疑似進行第六代戰鬥機試飛,到美國公布 F-47 的「次世代制空權(NGAD)」計畫,可以預見未來空戰的格局,正在發生一場變革。不僅中美兩國,英日義合作的「全球作戰空中計劃(GCAP)」、法德西合作的「未來空戰系統(FSAC)」,許多國家皆在投入所謂第六代戰鬥機的研發之中。近期俄羅斯也宣布,已經開始研發第六代戰鬥機。

傳為俄羅斯第六代戰鬥機計畫「 T-60」概念圖。圖:翻攝自騰訊網《海事先锋》
美國於 3 月公布的六代機 F-47 藝術渲染圖。 圖 : 翻攝自 US Airforce

《海事先锋》在騰訊網上表示,俄羅斯已經開始了第 6 代戰鬥機的研發工作,這款戰鬥機將會搭載新一代更大推力的引擎,公開資料顯示,該機引擎是由俄國的聯合引擎公司(UEC)負責研發的,早在 2021 年 7 月便已開始著手包括自我調整迴圈、二元推力向量、陶瓷基符合材料組件等關鍵技術。

當前熱搜:于朦朧墜樓案延燒「宋伊人首發聲」!網不買單狂酸:難以信服

傳為俄羅斯第六代戰鬥機計畫「T-60」概念圖。圖:翻攝自騰訊網《海事先锋》

但《海事先锋》對於俄羅斯六代機的發展,整體持悲觀態度。

首先,從俄國的產業結構來說,民用、商用的航空工業訂單很少,無法形成穩定、規模化的產業鏈,俄國幾乎沒有任何一款研發成功的商用飛機,其航太技術發展幾乎完全依賴軍方武器採購,這導致航太工業長期缺乏資金和項目帶動,恐造成上下游產業凋零和衰落,而相關從業人員也將另覓出路。

蘇聯解體後,留下諸如米格、蘇霍伊、圖波列夫等多個航空設計局,他們在俄羅斯多半是合併起來運行。但是,俄羅斯在推進五代戰機的過程中就已極不順利,蘇愷 -57(SU-57)只生產了約 12 架,其性能也全無法與同為五代機的 F-35F-22殲 -20 等機型相比,也無怪乎部分西方媒體僅願意稱之為四代機。

當前熱搜:裝不了了?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宣布放棄WTO開發中國家待遇

各式 F-35 已製造了超過 1,200 架,儘管不時延期交付。圖 : 翻攝自樞密院十號

在俄烏戰爭中,蘇愷 -57 儘管很早就被投入戰場,但仍舊受限於過少的數量,導致即便拿下了制空權,也難以針對烏克蘭的地面目前提供持續壓制。就算又炸了何處的戰報聽著爽,一兩次的打擊也不能改變整體局勢和國內本身的痼疾。

《海事先锋》認為,俄羅斯的軍事航空產業體系「已經快要爛到根子上了」。從資金專案過度單一、產業鏈和人才枯萎凋零、技術水準和實戰表現不盡人意、甚至在前蘇聯頗負盛名的產能上,同樣長期處於低效率運行狀態。他直言,這樣的一套模式連換裝五代機的升級都成問題,何談六代機呢?

即便俄羅斯能在未來 10 年內完成六代機首飛,仍可能需要再等 10 年才得量產,將導致俄國傳統空中力量落後中美 20 年。

美國海軍F/AXX六代機概念圖。   圖 : 翻攝自美國海軍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