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陷入一場日益嚴峻的結核病(TB)危機。在孟買貧困社區戈萬迪,持續的咳嗽聲成了常態。據《CNN》報導,這裡的居民擠在簡陋棚屋中,空氣不流通、環境惡劣,結核病幾乎滲透到每個家庭,導致大批居民喪生或失去生計。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印度佔全球結核病病例的27%,平均每三分鐘就有兩人死於該疾病。印度總理莫迪曾承諾在2025年前徹底消滅結核病,比世衛的全球目標提前五年,然而專家直言,距離期限僅剩數月,印度的公共衛生系統仍存在巨大缺口,根除願景幾乎難以實現。

延燒焦點:金大鈞觀點》翠玉白菜遠赴捷克 百年故宮還剩下什麼?

在戈萬迪,醫生與志工每天都在與病魔搏鬥。由於診斷手段落後,近四分之三病例仍依賴140年前引入的痰液檢查,導致許多感染被忽視並加速傳播。此外,社會歧視與貧窮問題讓患者往往隱瞞病情,錯失治療時機。《CNN》引述孟買的醫師蘭斯洛特·平托強調表示:「除非我們主動發現並治療,否則將繼續漏診並擴散抗藥性菌株。」

不僅如此,新冠疫情更使印度的結核病防治倒退。封鎖措施導致篩檢中斷、藥物供應不足,醫療資源被迫分流。雖然政府已透過公共衛生機構提供免費檢測與藥物,並引入人工智慧輔助X 光檢測提升效率,但對於許多病患而言,治療與補助依然不足。

與此同時,部分學術機構正挺身而出。據《印度教育日記》報導,阿里格爾穆斯林大學(AMU)近期收養了100名結核病患者,承諾在其治療與隨訪期間提供「Poshan Potli」營養包、藥物監測與補充劑。該計畫由副校長奈瑪·卡圖恩(Naima Khatoon)教授領導,並由醫學院結核病與呼吸系統疾病系主任穆罕默德·沙米姆(Mohammad Shameem)教授主持,展現了教育機構在公共衛生上的人道責任。

蘭斯洛特·平托強調,印度結核病問題是貧窮、人口密度與醫療差距交織的結果。即便政府推動大規模篩檢與治療計畫,仍需仰賴社區醫療、非政府組織與教育機構共同努力。他表示:「我們應將每一個小勝利視為推進的契機,但現實是,離真正的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阿里格爾穆斯林大學(AMU)近期收養了100名結核病患者,承諾在其治療與隨訪期間提供「Poshan Potli」營養包、藥物監測與補充劑。   圖:翻攝自X帳號@AMUofficial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