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台日科技對話」 20 日在國立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舉行,今年以「 AI 時代下的台日科技創新與供應鏈合作」為主題,吸引台日政界、產業界及學術界人士齊聚,探討未來合作方向。此演講也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開南大學代理校長藍孝勤、印太戰略智庫董事長矢板明夫等貴賓進行開幕致詞。
出席開幕式的貴賓包括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開南大學代理校長藍孝勤,以及印太戰略智庫董事長矢板明夫等人。來自日本的與會代表,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榮譽會長甘利明、 TOKIN 株式會社社長片倉文博及早稻田大學教授長內厚,則在會前拜會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經濟部長龔明鑫,就科技研發與人才培育交換意見。
持續更新:繼 Intel 之後!黃仁勳也押注英國 輝達擲20億英鎊推AI革命
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榮譽會長甘利明在主題演講中回顧與美國總統川普談判的經驗,川普非常熱衷相互交涉而獲得勝利的過程。一次亮出底牌的談判,川普會感到無趣。日本是一張一張地亮出談判的牌,吸引了川普的興趣。日本不僅可藉此取得更多美國的資訊,也可取得值得肯定的結果。
對於之前媒體報導的涉及台積電、東京威力科創的 2 奈米製程技術洩密事件,甘利明曾經直接問過東京威力科創 TEL 前社長,也是Rapidus 現任會長的東哲郎。他認為,因為下列兩個理由,洩密事件應該有外力介入。首先,現在的精密設備契約是最高規格的保密契約,簽約方違約即失去顧客。
其次,具半導體先進製程能力的企業,其製造素材比例完全不同。換言之,對新進企業、國家來說,竊取先進製程技術是有動機的。反之,對擁有先進製程技術的企業、國家而言,取得其他企業的技術,意義並不大。
針對台積電與日本 Rapidus 之間的競爭關係,甘利明認為,兩家公司既是對手也不是對手。由於壟斷半導體先進製程的風險太高,存在競爭對手是必須的。但是,台積電專注先進製程的高良率大量生產,Rapidus 則是採行小量的客製化生產。
長內厚則從安倍經濟學出發,以半導體為例說明台日經營策略聯盟的雙贏模式。台灣擁有半導體產業的速度與效率優勢,日本則是擁有效能與效果的競爭力。陳健邦副總經理則是分析台積電的 3M 特質,即創辦人(Morris Chang)、技術推進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以及驚奇的工藝極致化(Marvel)。
主辦單位台灣日本研究院理事長李世暉總結本次台日科技對話的成果時強調,台灣與日本的科技產業,過去 10 出現了重大的變化。兩國科技企業的策略聯盟乃至於併購,已成為彼此合作的重要模式之一。在互補的產業結構下,此一新的模式,也為台日 AI 半導體產業帶來了超越國界的雙贏成果。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與甘利明榮譽會長合影。 圖:來源/台灣日本研究院

甘利明榮譽會長與李世暉理事長合影。 圖:來源/台灣日本研究院

甘利明榮譽會長進行主題演講。 圖:來源/台灣日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