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的第 5 天,除了外界持續關注交通狀況,也掀起另一波政治話題。對此,政治評論員溫朗東指出蔣市府的拆除圓環報告錯誤百出並強調公館圓環沒有臺北市長蔣萬安聲稱的那麼危險,「塞車問題,從來就不在蔣萬安的考慮中」。

溫朗東指出,仔細看完蔣市府的拆除圓環報告,錯誤百出,他列點:一、完全不考慮塞車,只考慮降低事故,未在「交通效率」及「交通安全」中做審慎評估。二、第三方外部評估還沒做(花了約 300 萬元),就依照內部評估貿然施工。三、內部評估找了幾位學者背書,但這些學者被蔣市府的錯誤資訊誤導。

延燒焦點:中國「又一」大型匿蹤無人機出現新疆秘密測試基地

溫朗東表示,蔣市府號稱「圓環改平交,事故降低 63% 」,這算法是拿了幾個不知名的「高機車占比的十字路口」,拿這些十字路口的「事故件數」,去跟公館圓環比較,但並沒有提到這些路口的「車流量」。蔣市府拿「低車流量 機車多」的神秘十字路口,拿去跟「超高車流量 機車多」的公館圓環比較事故件數,算出了減少 63% 的錯誤數據。也就是說,這些「低車流量 機車多」的神秘十字路口,事故少,主因是因為車流低,不是因為他們沒有採用圓環。

溫朗東再指,蔣市府引用台大郭怡君教授的研究,但郭怡君教授反對拆除圓環。他說,幾位學者被上面的數字陷阱騙了,誤以為拆圓環一定比較好,被蔣萬安拿來背書。

溫朗東也直言,沒有任何數據證明,公館圓環的「事故率最高」,有的數據只有「事故件數最多」。但事故件數多,最直接的原因是「車多」,而不是「圓環」。佐證在於,蔣市府整理出來的今年 1 到 5 月交通事故件數,公館圓環件數第一,但第二到第五名的路口,通通都是十字路口。

溫朗東認為公館圓環沒有蔣萬安聲稱的那麼危險,公館圓環雖然事故件數最高,但大部分都是機車擦撞,死亡件數「 7 年只有 1 件」,但這 7 年公館圓環有 1717 件事故,也就是事故死亡率是 0.058%。去年一整年的全國事故死亡率是 0.74% 。換句話說,公館圓環事故多,輕傷多,但死亡率只有平均的十分之一不到。「至於塞車問題,從來就不在蔣萬安的考慮中。」

溫朗東指出,蔣市府引用台大郭怡君教授的研究,但郭怡君教授反對拆除圓環。   圖:翻攝自溫朗東 臉書

溫朗東表示,蔣市府號稱「圓環改平交,事故降低 63% 」,這算法是拿了幾個不知名的「高機車占比的十字路口」,拿這些十字路口的「事故件數」,去跟公館圓環比較,但並沒有提到這些路口的「車流量」。   圖:翻攝自 溫朗東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