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r Zone》報導,美國衛星公司 Planet Labs 拍攝到新疆馬蘭試驗基地一架未曾公開過的大型隱形飛翼無人機,引發國際軍事界高度關注。該機翼展約 137 英尺,採用「折角風箏」(cranked kite)翼型設計,外形與中國已知的「彩虹-7」(CH-7)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極為相似,但機鼻、翼尖幾何與機身比例均有差異,被懷疑是 CH-7 的進一步演化型。
這張影像拍攝於 8 月 14 日,顯示該機停放在馬蘭基地跑道盡頭,機體呈深色,前機身設有單一進氣口,尾部對應有排氣口。值得注意的是,該機並未刻意隱蔽,顯示中國對衛星過境監測並不避諱。馬蘭基地一向是中國軍事航空最新技術的測試樞紐,今年 5 月也曾出現另一款更大型的高空長航時飛翼無人機。

專家指出,CH-7 原本定位於情報、監視、偵察(ISR)用途,但北京始終暗示其具備無人作戰空中載具(UCAV)能力,可執行打擊任務。此次出現的新機,尺寸介於大型 UCAV 與更龐大的飛翼設計之間,被視為中國多層級隱形無人機戰力體系的一環。
外界也注意到,這款新機在外形上與美國空軍祕密研發的 RQ-180 高空長航時隱形無人機有部分相似之處。報導指出,中國積極研發多款飛翼型無人機,已涵蓋從彩虹系列到與中科院相關的雙發隱形機,甚至還有類似「星影」(Star Shadow)的設計概念。若非刻意佈下的反情報誘餌,馬蘭基地現蹤的這款飛翼,無疑是中國隱形無人機版圖再度擴張的重要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