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花費了很多的人力和金錢防堵層出不窮的詐騙,案件數和財損量雖有減少,但多數民眾仍以「無感」居多,各種類型的詐騙似乎一直存在於你、我的生活中。據行政院最新報告指出,詐案大體上可分為投資類詐騙和非投資類詐騙兩類,7成以上的非投資類詐騙受害者會在一個月內報案;但大部分的投資類詐騙受害者,要花6個月的時間才知道自己遭詐。這樣的時間差,也代表相關的打詐作為至少需1-6個月才能看見成效。事實上,詐騙不僅僅存在於台灣,防詐方式也因國情而異,他山之石或可攻錯,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日本中國兩種截然不同的典型。

國人最愛去觀光、先進的日本近年來也跟台灣一樣深受金融詐欺案所苦,新型態的特殊詐欺案造成的金錢損失從 2021年的 282 億日圓暴增到 2023年 的 452.6 億日圓,詐騙集團行騙的對象又以銀髮族居多,就跟台灣相同。日本大阪針對銀髮族操作ATM時的詐騙風險,立法禁止邊講電話邊操作提款機,府議會於今年3月24日通過修正條例,為全日本首次由地方政府主導立法,強制禁止在ATM前講電話。

全站首選:公務員請假增訂3天「身心調適假」 自10/10正式施行

日本警察廳也評估限制75歲以上長者使用自動櫃員機(ATM)的交易金額上限為每日30萬日圓(約新台幣6萬6000元),盼有助於減少詐騙受害金額。顯示不同國家正在用各自方式面對同樣問題,也象徵日本對詐騙行為的管控,已從宣導階段邁向具體行為限制。

而專制集權的中國,共產黨雖然是專製各類假訊息攻擊台灣及各國的高手,但社會也常傳出不同類型的民間詐騙,雖然政治治理上有其專斷妄為,罔顧人權的劣跡惡行,但在其國內打詐這一環,仍是陷入防不勝防的無限循環。舉個詐騙集團用免費培訓詐騙大學生的例子,當受害者上鉤後,便以能獲得更多兼職機會為餌,慫恿受害者購買需要付費的課程,但等到受騙民眾發現根本接不到兼職、也學不到東西時,不僅不能退錢,還要支付違約金2000塊錢(約新台幣8500元)。

中國還有案例是詐騙集團利用廣告吸引民眾收看直播,講述基本AI的使用方式,並在最後拋出付費課程,還強調曾有人因此賺進大把鈔票,殊不知全是捏造。詐騙集團成員甚至宣稱買課程能抽獎,「人人有獎」的最大獎是蘋果手機,但中國警方調查後發現,抽到蘋果手機的機率是0,並呼籲民眾,切勿貪圖賺取不切實際的利益,免得受騙。

與此同時,北京當局藉由對詐騙集團採取打擊行動,擴大其在東南亞的執法範圍,進一步增強對當地政府的影響力,以利進行情報行動。但值得憂慮的是,北京當局近期對寮國和緬甸等國的中國詐騙集團進行大規模突擊搜查,取得電腦和手機等,這些設備都可能使北京能夠取得目標群眾的數據。

看了日本和中國的情形,再來盤點台灣政府目前的打詐手段,大體可分為識詐、堵詐、防詐、阻詐、懲詐共五大面向。識詐部分,政府已透過多元管道,分齡、分眾針對高發詐欺犯罪案類強化宣導,今年1至7月共觸及9872萬人次。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行員、超商店員識詐能力,主動發現、通報員警共同攔阻,統計攔阻被害款項約83.6億元。

堵詐部分,行政院統計,今年1至7月已攔阻境外詐騙來話247萬通、透過AI分析攔阻詐騙簡訊149萬則,主動分析篩檢商業簡訊11.1萬件,拒發2403萬則可疑簡訊。另在網路通訊平台,政府已與LINE合作下架7.3萬個涉詐異常帳號,並持續與網路通訊平台及社交網站業者合作,主動偵測下架涉詐帳號。

防詐部分,除防止民眾接觸網路詐騙資訊,今年1至7月網路蒐報可疑詐騙訊息約15.5萬件、主動通報攔阻涉詐網域約5.8萬件、下架涉詐廣告約9.2萬則外,政府也對臉書母公司Meta開罰1800萬元,並推動多家國際網路平台業者高層會談,自平台端推動源頭防詐。

阻詐部分,國內全體銀行已完成建置「疑涉詐騙境內金融帳戶預警機制」,防止客戶將資金匯往疑似涉及詐騙的境內帳戶,同時輔導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建置「信用卡詐欺犯罪防制電子化通報平台」,發揮即時阻詐效果。另外,政府也透過與超商、中郵及貨運業者建立爭議包裹協處機制,2025年已協處約20.6萬件、退還1.6億餘元。

懲詐部分,今年1至7月,政府持續針對電信網路詐欺類型實施查緝專案,檢警調已查獲詐騙集團2025團,查獲人員1萬5912人次,查扣不法犯罪所得超過40億元。同時深化跨境合作交流,就執行跨境詐欺打擊與合作進行聯繫、晤談或情資交換1271件。

除了這5大防詐手段,行政院表示,目前政府也在研議更進一步的做法,包括防治外籍人士擔任車手或出借人頭帳戶,控管高風險外籍人士帳戶交易功能;防範青少年成為詐欺車手或出借帳戶。這方面擬結合警政及教育資料庫,強化未成年涉詐或犯罪情資交換;與4大便利超商體系、美容美髮業者合作,針對高風險族群強化識詐宣導等。

政府下一步重點則是強化犯罪被害保護,例如擴大清查各類詐騙管道潛在被害者,以早期預警方式中斷被害歷程,避免高額財損案件發生。行政院指出,今年1至7月「查找潛在被害人」已累計通報2.5萬件,其中,約七成被害人意識到遭詐而停止匯款,成功攔阻逾1.4億元,並誘捕查獲車手175名,平均可減少約六成財損。

數據顯示,政府的打詐作法確實讓案件數、財損數較先前滑落,但仍在高原期,再加上今年已邁入高齡化社會,如何防治銀髮族被騙,成為一個持續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