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史書華於臉書專頁「盾牌牙醫史書華」宣布,推動466天的罷免運動已劃下句點,「板橋大刪元總部」與「板橋雙北共享辦公室」完成退租。他說明,自去年5月以來個人投入超過500萬元與心力,但強調並非比較貢獻,因為更多人默默支持。史書華指出,過程中承受官司、查稅、恐嚇等超出預期的攻擊,他選擇隱忍,避免個人成為焦點。如今運動結束,他將逐一面對法律挑戰,並強調該反擊的絕不錯過。

史書華表示,這場長達466天的公民運動自去年5月展開,至8月26日結束,許多人的努力絕非白費。他強調,曹興誠與多位幕後友人資源付出更大,志工更是從嚴冬到酷暑堅守街頭,每一份投入都在土地上留下痕跡,並非在比較誰付出較多。

精選報導:打假防詐系列一》欠東風?卓揆也不滿意打詐成果 「防不勝防」不能當理由

他說明,運動期間承受超出預期的攻擊,有些是私事被放大,有些是過去言行須檢討,也因表達直接而受放大檢視。外界批評他「博名聲」或「靠罷免斂財」,但他選擇不辯駁,因為「我知道我不應該成為焦點」,提醒自己不能讓缺點成為阻礙,因此全程選擇隱忍。

史書華指出,運動結束後仍留下多起官司,其中國民黨的告訴及葉元之指控已不起訴,陳玉珍則提民事訴訟。他的診所與公司遭查稅,收到數十份檢舉與數百封恐嚇信,電商網站與診所網站一度遭攻擊下架,Google Map診所標記甚至被檢舉消失,近期還有人到診所鬧事。他強調,官司會逐一處理,「該反擊的我也不會錯過」。

針對外界討論戰犯,史書華認為,若一人能為整場運動負責,那是威權或獨裁。他強調,運動成敗不能立即定論,更不應追究個人責任。若因失敗就喪志,將愧對曾在黑名單、綠島、刑場上為台灣付出的前輩。他直言:「灰心可以,但沈潛之後,就要再站起來。」

他表示,一場運動究竟成功或失敗,應由10年、20年後的歷史評斷。這段過程中,每位付出者,包括被罷免者、發起人、志工、連署書與友善店家,都在歷史留下印記。他舉例,太陽花運動雖產生不同政治路線,但也讓許多人政治覺醒,間接影響台灣未來。他強調:「只要民主自由沒有輸掉之前,在眾多可能性裡,台灣永遠都有勝出的一天,而每一個曾經奮鬥過的戰士,都可能是關鍵。」

史書華最後說明,「雙北大罷共享辦公室」已清空並點交房東,從租金到裝潢拆除均由他個人所得支應。「板橋大刪元」初期成立資金、總部租金與多場活動也由他獨自負擔,他對「靠罷免斂財」的說法感到不解。部分物資如電腦、印表機、電氣設備與桌椅,已轉送給「大刪元」轉型的民防團隊。他並感謝所有志工、公民團體,以及參與史上最大規模罷免投票的台灣人民,並以「畢業,深深一鞠躬」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