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發展部長林宜敬曾表示,在柬埔寨、緬甸已出現一整片的詐騙園區,但這些詐騙人士的線上曝光源頭已從主流社群平台Facebook、Instagram轉向新興的Threads,新的犯罪模式多半隨著高度的政治討論與互動,趁機讓假訊息擴散。因此,隨著Threads於去年4月開放廣告版位,詐騙案件激增,引發政府關注。數發部9 月15日正式將Threads納入管理,民眾若在Threads上發現可疑的詐騙廣告,可以點進「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通報。但此舉引發兩種不同的聲音,有網友期待能藉此遏止洗版式詐騙廣告。但也有不少聲音質疑恐為「變相箝制言論自由」,尤其Threads上有不少高度政治性的貼文,是否「假打詐、真控管」?
Threads被納管後,將被要求完成實名制、廣告資訊揭露與法遵等系統調整,確保廣告內容合規,避免詐騙廣告繼續擴散。使Threads成為繼 Google、YouTube、LINE、Facebook、Instagram、TikTok等6大平台後,第7個被政府正式納管的社群廣告平台。
全站首選:林保華觀點》舊金山和約排除「兩個中國」,由美國作主
數發部強調,平台營運者應負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政府也要維護使用者權益與網路資訊環境的公信力。
數發部新任部長林宜敬日前接受媒體專訪時也強調,數發部首個鎖定對象就是Meta,他曾因此親赴美國Meta總部要求處理;下一步將鎖定國人最常使用的聊天軟體LINE,過往發生詐騙事件,LINE就會停權該帳號,但詐騙集團仍可用該支手機門號重新開一個新帳號,周而復始,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打擊源頭,只要LINE願意在第一時間提供帳號註冊號碼,警方即可透過通傳會(NCC)與三大電信公司循線追查。但由於其伺服器設於日本,再加上法規與公司隱私規定等限制,雙方談判進展並不順利。數發部希望LINE「站在好人一方」,倘若經過溝通,LINE仍不配合,不排除透過外交途徑,直接向日本政府討論司法互助,因為要重創詐團,關鍵在於守住第一關,徹底治本,才能洗清「台灣詐騙之島」的汙名。
Meta從去年至今因違反《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兩度遭數發部開罰,罰款高達新台幣1800萬元,成為第一個被政府依法首例管制開罰的科技平台。林宜敬說,「打詐是好人與壞人之間不斷的攻防,我們想辦法把所有漏洞堵住,壞人就會變招,尋找新的漏洞。」罰款並非主要目的,而是希望Meta能持續投入資源,與政府攜手合作,「加入好人那一方」,建立更穩固的防堵陣線。
而Meta高層與數發部、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台北市電腦公會、MyGoPen和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TDSDA)等單位日前合辦「全民打詐行動論壇」,引發關注。對於先前數發部的裁罰事件,Meta亞太區及印度公共政策副總裁密爾納(Simon Milner)表示理解與尊重,Meta已修補平台原先對廣告主驗證的系統缺失,也強調這件事不會影響雙方持續交換情報的合作關係。但針對台灣詐騙的獨特模式,密爾納說,詐團擅長將受害者從Facebook、Instagram平台引導至LINE等私訊程式,因此,難以窺見詐騙的完整路徑。
密爾納指出,Meta將致力於強化平台防禦機制,包括首度在台灣推出廣告主身分實名制,並揭露廣告出資者與受益者資訊,防止詐團透過盜用帳號或假冒身分規避系統。此外,針對名人誘餌類型的詐騙,Meta也建立名人資料庫,利用AI人臉辨識詐騙廣告中的人物圖片,可快速進行大規模下架處理。密爾納說,Threads具備和其他平台相同的審核團隊,也已與MyGoPen建立事實查核機制,用戶在Threads上的檢舉流程與Facebook、Instagram一致。
除了技術的防堵外,Meta也從公眾教育著手,向MyGoPen及TDSDA捐贈新台幣100萬元,將透過自家的大型開源模型Llama開發「AI識詐快答小幫手」,並借助警政單位與資安專家經驗,未來可從Messanger辨識詐騙廣告與連結,預計支援文字與圖片類別。據Meta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至2025年6月,已在台灣封鎖超過430萬則詐騙廣告,並在緬甸、寮國、柬埔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菲律賓偵測封鎖超過700萬個詐騙帳號。因此,將與國際正義使命團與東南亞當地政府合作,針對帳號IP實體位置提供行為訊號,讓執法機關能對詐騙園區採取斷電、斷網等措施,癱瘓其通訊能力。
但儘管社群平台願意配合打詐,但民眾的仍有落差。許多用戶反映,詐騙廣告的被移除速度仍然慢半拍,甚至有帳號遭盜用數日無人處理,質疑平台是否消極應對。自數發部4月將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重新上架App Store後,定期統計詐騙訊息來源。從4月底至7月下旬,源自於Meta平台的詐騙訊息,每週通報從未低於八成,還時常突破九成,始終是詐騙訊息的最大來源。對此,密爾納回應,詐騙集團具有快速適應與再生能力,當其帳號被移除後,他們會不斷改變策略回到原先的平台,意味著詐團能輕易產生大量假帳號的產業結構下,單純的移除策略恐難以治本。
而「積極強化打詐」正是數發部施政三支箭的核心重點之一,包括為防制網路詐騙廣告及整合各社群媒體平台偽冒訊息檢舉管道規劃「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提供民眾即時查詢或通報可疑網路詐騙訊息,利用人工、程式與人工智慧(AI)的方式對可疑訊息進行分流,透過系統介接,將可疑訊息交由政府或民間各單位處理,並隨時將處理進度公告於該查詢網,提升防詐聯防通報效率。其次,配合行政院 113 年 7 月 31 日經總統公布施行「打詐專法」進行適當規管,除加強辨識、阻斷及應對詐欺犯罪外,為促進公私協力防詐,也制定免責(避風港)條款,使業者能安心配合政府機關執行防詐作業。
至於公私協力強化阻詐、堵詐機制包括:將訂單收貨人電話號碼轉換為代碼,宅配單同步進行「隱碼」處理,物流士只透過平台撥打總機撥接代碼與訂單收貨人聯繫,避免民眾電話外洩。數發部並已修訂《電子簽章法施行細則》、《憑證實務作業基準應載明事項準則》及《外國憑證機構許可辦法》等相關子法。另為健全台灣電子簽章技術服務業發展環境,並已建置「電子簽章解決方案服務能量登錄制度」,以幫助各界選用符合《電子簽章法》規範的優質電子簽章服務。而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協調各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IASP)成立自願性的網域名稱系統回應政策區域(DNS RPZ)防堵機制,協助臨時屏蔽惡意或不當的網站,並以經法律明確授權,且經法院判決、裁定或行政機關處分,始得啟動,惟該機制係請各 IASP 攔阻其用戶連接該網站,防止網路詐騙訊息快速散播,雖無法移除該犯罪網站,亦非移除違法網頁內容,但仍為防止網路詐騙訊息快速散播有效方法之一。另立法院已於 113 年 7 月 12 日三讀通過「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並於該條例第 39 條、第 42 條授權IASP配合執行停止解析或限制接取之依據。
此外,為降低民眾遭到簡訊詐騙的風險,推出政府專屬短碼簡訊「111」,讓民眾可以辨識簡訊確實為公部門發送。而為防堵詐騙集團發送偽冒企業簡訊,數發部已多次邀集電信協會及三大電信事業等討論,從源頭強化民眾可信任的資訊來源,杜絕詐騙集團冒用政府名義簡訊詐騙。並以 AI 技術防制AI詐騙:開發自動化識詐平台,進行全天候(24x7)的自動化巡檢,運用AI技術快速辨識詐騙資訊,提升詐騙案件偵查效率。同時,數發部已建置「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虛擬帳號查詢平台」,建立第三方支付業者與檢警調快速溝通管道,協助檢警調單位能更快速查找虛擬帳號所屬第三方支付業者。另針對遊戲點數詐騙案件,從「點數卡業者端」、「遊戲端」、「超商端」、「客服端」提出遊戲點數防詐四大措施。數發部也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發布《數位經濟相關產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轄管的電商業者全面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