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AIT)日前批評,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文件,企圖藉扭曲來支持其脅迫台灣行徑,更罕見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觀點,而該論點還獲美國國務院肯定。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昨(17)日回顧一段歷史,提到16年前曾經有一位日本的外交官,在台灣做過同樣的主張。但是遭到了當時馬英九政權的嚴厲打壓,被迫辭官。

美國在台協會日前指控,中國刻意扭曲「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和「舊金山和約」等二戰時期文件,並藉此作為其脅迫台灣的事由,AIT 發言人也強調,這些文件都沒有決定台灣的「最終政治定位」,北京的錯誤法律敘事,意圖將台灣孤立於國際社會之外。

當前熱搜:對證人溫情喊話無效 律師:彭振聲、李文宗作證 柯文哲當庭大翻車!

而《聯合報》向美國國務院求證時,也表示AIT已準確傳遞訊息,並重申中國刻意扭曲二戰時期的文件,北京敘事完全錯誤,並以此作為其脅迫台灣的事由。最後國務院發言人也強調「這些文件均未決定台灣最終的政治地位」

對此,矢板明夫表示,16年前曾經有一位日本的外交官,在台灣做過同樣的主張。但是遭到了當時馬英九政權的嚴厲打壓,被迫辭官。這位日本的外交官,是2008年到台北赴任的日本駐台灣代表(大使)齋藤正樹

他指出,斎藤於2009年5月1日在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關係學會年會上致詞說「日本已在《舊金山和約》的第二條放棄對台灣的所有權利、權利名義與請求權,因此,有關台灣的法定地位,沒有獨自認定的立場」。

矢板明夫續指,當時齋藤說法是符合日本政府立場的。時任日本首相池田勇人於1964年2月29日曾經在國會答辯中講過同樣意思的話。當時他表示日本敗戰以後,雖然放棄了台灣,但從來沒有說過要把台灣交還給中華民國。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是代表盟軍來接收台灣的。

他直言,齋藤只是在演講中闡述了這樣一個事實。但是,他的發言立刻遭到了在場的國民黨人士的抗議。時任外交部次長夏立言也召見齋藤要求說明,並對齋藤發表的言論表示遺憾及嚴正抗議。因為台灣方面態度強硬,這件事演變成了日本和台灣之間的外交事件。馬政府在齋藤發言之後,開始以冷淡對待的方式作為一種處罰,以致他無法展開日本與台灣的工作,不得不在幾個月後辭職回國。

矢板明夫也說,日本的駐台大使任期一般是三年到五年。齋藤僅做了不到一年半。齋藤是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年輕時就曾來台灣任職,非常喜歡台灣。來台灣當大使之前,當過駐柬埔寨大使和駐紐西蘭大使。他離開台灣時才60多歲。但由於這次風波,齋藤再也沒有被日本政府重用,三年以後抑鬱而終。

他表示,雖然很多台派人士支持齋藤的說法,但可惜這種聲音,在當時的台灣並不是主流。如今AIT和美國國務院再次提到「台灣地位未定論」,國民黨也一樣反彈。但「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說法,已經漸漸被台灣社會和世界主要國家接受了。

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   圖:印太戰略智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