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萬YouTuber志祺七七發布影片,回應自7月21日「大罷免懶人包」引爆的爭議。他表示,頻道遭大量批評與倒讚,流量重挫、業配受影響。團隊原不打算公開回應,後因會員積極協助澄清與建議,並思考未來走向,決定對外說明,針對內容偏頗、引用瑕疵及「假中立」、「舔綠」指控逐一檢討。

志祺七七與企劃關節表示,爭議起於7月21日前後發布的「大罷免影片懶人包」與Threads貼文。影片上架後,質疑暴增,「續看率跟不喜歡的比例大幅升高」,流量「很不正常地大幅下滑」,多起商案終止。團隊檢討並承認「這支影片確實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反罷論點著墨不足、對民進黨與罷團關係處理不周。面對指控,他稱「其實還是覺得蠻委屈的」,強調涉外章節「本身是在講國外怎麼看大罷免這件事情」,影片亦「做正反並存的論述」,並引述國際專家對罷免「撕裂台灣社會的批評」,對「假中立」標籤感到「不知所措」。

持續更新:龜山居民注意!9/22管線施工停水10小時 3694戶受影響

志祺七七反思,頻道長期堅持的「正反並存」形式,是否已「有點不合時宜,不適合現在的社群環境了」。他解釋,這種形式源自10年前圖文不符創立之初,當時社會情緒激化,希望透過懶人包讓不同立場者有對話空間,避免「過濾泡泡」。他強調,雖然團隊成員「不可能人是沒有立場」,但在影片格式上「還是真的蠻努力的」,希望「盡量地去帶來一點溝通跟對話的空間」。而後來的「我們的觀點」章節,也是為了「提醒大家說,其實我們就真的是有觀點」,並希望將自身立場集中呈現,同時在語氣上「盡量去避免下指導棋」。

此次事件對志祺七七造成「很大的打擊或者很大的痛苦」,尤其面對「假中立」、「夾帶私貨」的攻擊,讓他感到「困惑或者不知所措,或者是無力感是真的就蠻強的」。他更嚴正駁斥外界「志祺七七就是靠標案給民進黨養」、「因為你接標案,所以內容其實都在舔之類的」等言論,直指「這真的就是太扯了」。

志祺七七補充,他認為外界應批評檢討的是「標案的品質」,而非將所有標案污名化為「酬庸」。他感嘆,這種論述「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大家可能無法想像的傷害」,導致許多「很有能力的人一個一個地都因為這樣子的論述而不敢接標案」。

志祺七七坦言,面對此次「很不想到社群溝通」的無力感,許多攻擊者「根本就不想溝通,他只是來噴你的」,甚至「也不知道說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人」。他說,後台每天湧入「非常大量的人就是每天來罵你畜生,然後罵你假中立」,這些惡意操作「對YouTube的影響超大」,連帶傷及團隊身心與收入,流量暴跌、廣告商卻步,讓他一度思考「是不是乾脆就停了」。

不過,一場餐會帶來轉機:有醫師父子分享用影片討論世代差異、學習思考,他回應「你在用的這個方式,就是我很期待看到的樣子」。他意識到,在「極化的社群環境下」之外,內容仍「在真實的家戶,在真實的電視之前」被善用,透過「無數小小的改變」實現初衷,因而認定頻道是「一個更有意義跟價值的存在」,並相信「逆風的時候做這件事情才更有價值」。

經過沉澱,志祺七七說明,因為YouTube創作者「非常脆弱」,僅靠流量和廣告難以維持,且容易受機器人攻擊影響演算法。因此,「會員的支持還是最大的關鍵」,不僅提供資金,也讓團隊能「更專心地去做有價值的議題,然後你不用再被這些流量給綁架」。未來,會員影片將投入更多心力,例如特別敏感或包含志祺與團隊觀點的內容,將優先提供給會員。他強調,會員認同的是頻道「社會溝通的理念跟核心價值」,即使立場不同,也能理性溝通,這種聚集在極化社會中「非常可貴」。

志祺七七最後感性表示,儘管此次是「很大的挫折」,但仍收到許多觀眾、會員甚至廠商的支持,讓他「覺得在這個時候還有這些人的信賴,然後得到大家的幫忙,是一個你要繼續努力,繼續走過去,不然有點對不起大家」。他強調頻道是一個「社群」,需要「大家一起希望一些事情發生」,並再次感謝所有支持者,承諾「我們不會讓大家失望的」,並表示「我們會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