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軍方近日罕見公開批評中國製造的「沉默獵人」反無人機雷射系統,質疑其在實戰環境中的適用性,引發外界關注雷射武器未來發展的真實挑戰。
「沉默獵人」系統整合 3D TWA 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JN1101 反無人機干擾車以及雷射定向能武器,採取分層防禦設計,中國專家當初協助測試時,展示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一名前沙烏地軍官指出,該系統在沙漠實戰環境表現不佳,尤其是核心的雷射模組問題重重。
現正最夯:北檢要求禁接觸2、3百證人!柯文哲:你給我清單、我把它背起來?
據透露,在沙塵與大霧等天候條件下,雷射能量衰減嚴重,有時需要 15 至 30 分鐘的持續瞄準才能擊落無人機。高溫又迫使系統將大量功率用於散熱,削弱攻擊效能。此外,雷射模組從待機切換至作戰狀態耗時過長,且依賴平坦地形確保視野,與當地環境不符。反觀 JN1101 電子干擾系統則表現穩定,多數無人機最終是因電子戰癱瘓,而非被雷射摧毀。

軍事專家分析,雷射武器具備低成本、高精度優勢,但對環境高度敏感。惡劣氣候下的能量衰減與散熱瓶頸,正是現階段的技術限制。改善方向包括提升輸出功率、優化散熱,以及與電子干擾或傳統火力協同作戰,形成多系統互補。沙烏地阿拉伯已要求中方改良「沉默獵人」,以適應炎熱多塵的氣候。
此事件顯示雷射武器潛力與局限並存:在理想環境下可發揮亮眼表現,但在沙漠實戰中,電子戰仍是更可靠的手段。對中國而言,這既是技術受挫,也可能成為升級突破的契機。

中國製「沉默獵人」系統整合 3D TWA 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JN1101 反無人機干擾車以及雷射定向能武器。 圖:翻攝自子桑鹰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