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國防新聞週刊》報導,美國空軍授與防務公司 Applied Research Associates(ARA)一份為期兩年的合約,委託設計並製作下一代空對地穿透炸彈(Next Generation Penetrator,NGP)的原型,該武器將成為現役「GBU-57 大型穿透彈」(Massive Ordnance Penetrator,MOP)的後繼型。ARA 發布新聞稿表示,波音公司(Boeing)將與 ARA 合作,負責新型炸彈的尾翼套件設計與整彈整合支援;MOP 的原廠即為波音。
合約由空軍生命週期管理中心(Air Force Life Cycle Management Center)屬下的艾格林彈藥署(Eglin Munitions Directorate)核發。ARA 表示,計畫項目將先開發原型,並製作與測試縮尺(subscale)與全尺寸的原型彈,用以評估對「堅硬及深埋目標」的攻擊能力——這類目標包括地下實驗室、隧道、軍事設施或掩蔽要員的防護工事,對美國國安構成重大挑戰。合約金額則未對外公布。
延燒焦點:棄「愛國者」改「SAMP/T」 丹麥率先示範歐洲防務「本土化」
穿透型大型炸彈近年被視為摧毀堅固或深埋目標的重要戰術武器;今年 6 月,美軍即以類似武器攻擊伊朗位於山岩深處的福爾多(Fordo)核濃縮設施。
早在 2024 年 2 月,空軍為新彈藥發布的需求資訊(RFI)即指出,原型彈頭設計重量不應超過 22,000 磅(約 9.98 噸),並需兼具爆破、破片與穿透三種效能,此一規格較現行約 3 萬磅(約 13.6 噸)的 MOP 為輕。RFI 內容亦要求供應商在合約簽訂後 18 至 24 個月內交付約 10 枚縮尺彈頭與 3 至 5 枚全尺寸彈頭;此外,武器導航系統必須能在敵方削弱或阻斷全球定位系統(GPS)環境下運作。
軍事專家指出,研發更輕、且具多重效能的穿透彈,可提高投送靈活性並擴大作戰適用性;但此類高端彈藥的研發與量產往往伴隨龐大技術挑戰與成本,且高度敏感,涉及複雜的測試與安全審查。ARA 與波音的合作,標誌美軍在確保對深埋、加固目標打擊能力上的持續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