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解放軍在北京 9.3 閱兵中亮相的 LY-1 雷射砲引發國際軍武專家的熱烈討論。作為一種能夠擊落無人機、摧毀巡航導彈的高能武器,計畫被裝在戰艦上的 LY-1 被稱為「改變海戰規則」的裝備。
然而,網路上流傳的一段台灣退役少將于北辰的「發言截圖」卻引發了熱議。他被傳言稱,用鏡子可以反制中國雷射砲。這一說法雖然已被證實為虛假消息,但卻引發了關於雷射武器反制手段的廣泛討論。
中國專欄《海風看世界》今 ( 12 ) 日指出,雷射武器的殺傷機制與普通光線不同。它通過高能量聚焦在目標的一個微小點上,瞬間熔化或氣化目標材料。LY-1 雷射砲的能量密度高達 100,000 W/cm²,是太陽光在地球表面能量密度的 100 萬倍。

如此強大的能量,足以在瞬間摧毀大多數金屬材料。那麼,鏡子是否能夠反制雷射砲?從科學角度看,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便鏡子的反射率達到 99.9%,仍有 0.1% 的能量會被吸收。假設鐳射砲的功率為 100 千瓦,那麼鏡子吸收的能量為 100 瓦。這些能量會讓鏡子表面溫度在百分之一秒內迅速升高至數百攝氏度,導致鏡子熔化甚至炸裂。
此外,雷射武器的另一個特點是其發射速度達到光速,每秒約 30 萬公里,鎖定目標後無需提前量,開火即摧毀。
與傳統導彈相比,雷射武器沒有聲音,發射時光線不可見,目標幾乎無法察覺。

這意味著,即使理論上可以使用煙霧彈或其他干擾手段阻擋雷射,實際操作中也難以完成,因為當目標意識到被雷射照射時,往往已經被擊穿。
除了 LY-1 之外,中國還開發了「寂靜獵手」反無人機雷射武器,其功率為 30 千瓦,射程達 4 公里。2022 年,「寂靜獵手」在沙烏地成功擊落多架無人機,成為全球首次鐳射武器實戰案例。
除了雷射武器,中國還展示了多種反無人機裝備,例如 625E 彈砲合一系統和高功率微波武器。625E 系統集成了防空導彈與近防砲,可發射智能化可程式設計砲彈,精准打擊無人機目標。

而高功率微波武器則專門針對無人機蜂群,通過發射電磁波摧毀無人機內部電子元件,形面殺傷效果。
儘管雷射武器威力巨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霧霾天氣或煙霧干擾彈可以散射部分雷射能量,降低其殺傷力。此外,雷射武器的能量消耗較高,對戰場電力供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國還開發了「寂靜獵手」反無人機雷射武器。 圖 : 翻攝自美日頭條

在北京閱兵中出現的解放軍LY-1雷射武器。 圖 : 翻攝自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