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開啟第二段任期後,透過簽署行政命令的方式推動多項改革,但相關行為也引發後續一連串爭議。近期有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最高法院準備聽取川普與全球大規模關稅相關的辯論,並受理川普政府提出的快速上訴,同時允許川普凍結數十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款,許多美國民眾也針對最高法院的最新裁定展開熱烈的討論。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由於華盛頓的聯邦上訴法院認定川普不具備徵收多項進口關稅的權力,將川普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解放日關稅」與「芬太尼關稅」等行為視為非法,強調相關行為超出了川普的職權範圍,「徵收包含關稅在內的稅收是憲法賦予立法部門的核心權力,並非總統持有的權力」。
持續更新:震撼整個中東! 以15戰機射10導彈轟卡達 專家 : 將造成這3重大影響
針對華盛頓聯邦上訴法院的裁決,川普團隊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希望最高法院能推翻下級法院的裁決結果。當地時間 9 日,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將聽取與川普大規模關稅相關話題的辯論,並於 11 月的第一週起審理與關稅相關的案件,同時受理川普團隊提出的「快速上訴」請求。
報導稱,由於華盛頓聯邦上訴法院並未暫停川普政府徵收關稅的行為,如果最高法院不能盡快做出最終裁決,美國政府將無法立即處理已經徵收的關稅,「如果最高法院維持原先的審理速度,將裁決推遲至明年 6 月,屆時美國政府可能已經徵收 7,500 億至 1 兆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22.74 至 30.32 兆元 ) 的關稅,取消這些關稅會對美國的對外貿易環境造成巨大的混亂」。
另一方面,美國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 ( John Roberts ) 也於同日宣布,允許川普政府暫時凍結 65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970.57 億元 ) 的對外援助款項,同時暫緩了下級法院要求川普政府在月底前花費 40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212.66 億元 ) 對外援助款項的裁決。
該報導指出,川普在開啟第二段總統任期後,就持續削減美國政府對外援助的支出,並持續與下級法院的裁定進行抗爭。針對川普企圖凍結對外援助資金的行為,美國地區法院法官阿米爾.阿里於今年 3 月做出裁決,強調是否動用對外援助資金是立法單位的專屬權力,批評川普政府這個行政部門不具有任何決定撥款使用方式的權力。
針對阿里的裁決,川普政府於當地時間 8 日向最高法院提出緊急干預請求,負責受理相關案件的羅伯茨也立即發布行政暫緩令,宣布透過該項臨時命令,爭取更多調查、審理相關案件的時間。該報導表示,雖然最高法院的臨時命令不一定表明上訴的最終結果,但仍可能對川普政府縮減開支的行為產生正面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對印度加徵高關稅,把印度推向了中國。 圖:翻攝自 The White House X 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