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今天(9日)分析,台北市前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交保後言論,成為台北地檢署研擬抗告的關鍵;而交保步出北院,聲援民眾情緒激昂,顯示政治能量未減。不過,黃暐瀚認為,黨內「兩顆太陽」或復仇參選討論屬「多慮」;因為依法,「柯文哲政治生涯全看一審結果」。

黃暐瀚強調,依選罷法及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第26條,只要柯在一審被判十年以上徒刑,即使尚未定讞,但即喪失「參選資格」。所以,柯文哲能不能選26的直轄市長或28的總統副總統,得看一審的結果。根據一般法院審理進度流程,地院一審可能落在今年9月至明年3月之間,視證據複雜度及法庭排程而定,宣判結果或者是懸而未決,都可能直接影響選舉布局。至於有「小草」喊出2028「柯盧配」,先決條件在於一審無罪或輕判,將充滿未知變數。

現正最夯:四小黨合作力拼2026選舉 目標淘汰投機民眾黨、亂政國民黨

柯文哲涉京華城容積率弊案及政治獻金侵占案,經羈押逾一年後,9月8日台北地方法院裁定以7000萬元交保獲釋,結束看守所生活。柯離開北院時,公開抨擊檢方「查了一年什麼都沒查到」,指特定檢察官摧毀台灣司法信任度。北院外,小草支持者高喊「柯主席加油」,民眾黨主席黃國昌現身聲援,批北檢研擬抗告「丟人現眼」。柯返新竹老家,家人以跨火爐、豬腳麵線驅霉運,柯哽咽稱「絕不投降」,強調無貪汙圖利事實。

台北地檢署8日晚間火速發布3點聲明,駁斥柯文哲言論「悖於事實」,指起訴書詳載894頁人證物證,法院多次裁准羈押,認定柯涉違背職務收賄、圖利、公益侵占、背信等重罪,嫌疑重大。檢方求刑柯28年6個月,案情聚焦其任內護航京華城違法獲20%容積獎勵,圖利威京集團121億元,另侵占政治獻金逾6000萬元。北檢呼籲外界應尊重法院獨立判斷純淨空間,勿透過媒體「放話」、「帶風向」,影響輿論、干擾審判,斲傷司法公信力;表示將「儘速依法提起抗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