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注科技焦點莫過於蘋果即將推出的iPhone 17!果粉或股民到底要不要換新?分析師林漢偉直指,從產品面到投資面來看,三個理由不建議大家衝動入手 iPhone 17,理由如下:

理由一:缺乏亮點,規格差異不大。

全站首選:快訊》柯文哲點頭了!鄭深元:說明資金籌措來源後 柯同意陳佩琪辦交保

這次 iPhone 17 唯一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背後的「三眼怪」相機模組,從正方形改成橫向長方形,辨識度稍微提高。除此之外,不論是 A19 晶片效能、螢幕升級、相機功能,其實跟過去幾代差異不大。

說白了,這幾年的 iPhone 13、14、15、16 外觀都幾乎一模一樣,如果把iPhone 16 和 iPhone 13 放在一起,不看顏色,幾乎分不出來。這就是蘋果最大問題:缺乏讓人印象深刻的創新記憶點。

這次iPhone 17 換了新的外觀,三眼怪相機變成橫向長方形,看起來確實比較有辨識度,但實際功能與上一代相比,提升幅度有限。效能更快?功耗更低?這些說法聽了好多年,問題是日常使用真的用不到那麼強大的晶片。相機與螢幕的改進,也屬於「微調」而不是「革命性」突破。總結一句:沒有非換不可的理由。

理由二:明年大爆發 摺疊機更吸睛!

市場已傳出,2026 年蘋果將推出摺疊 iPhone,這才是突破性的新品。與其今年買 iPhone 17 Pro 或 Pro Max,不如忍耐一下,把資金留到明年的摺疊機,這才是最有「新鮮感」的商品。屆時,甚至連 Vision Pro 2 也會同步登場,兩大新品將成為蘋果真正的爆發點。

理由三:AI功能嚴重落後

現在智慧型手機的重點已經轉向 AI,但 iPhone 17 依然沒有實質的 AI 功能。從 iPhone 16 就開始預告的「蘋果 AI」,到現在仍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甚至還傳出依賴 Google Gemini。

彭博指出,蘋果與Google達成導入Gemini AI模型協議,將有助提升iPhone 銷售與整體 AI 應用效能。

反觀 Google Pixel 10,不但有本地 AI 功能,還能會議摘要、即時翻譯、智慧回覆,甚至搭配 Magic Cue 主動式 AI,彷彿手機裡住了一個助理。AI 的成熟度,領先蘋果至少 2–3 年。

從投資角度來看?林漢偉表示,蘋果短線有題材,但長線看 Google。蘋果股價通常會在發表會前因新品期待而上漲,但發表會後往往回歸冷靜。相比之下,Google 受惠於 AI 爆發力,股價持續創新高。若從長期投資角度,Google優於蘋果。「Google未來3年、5年領先的地位跟輝達一樣不能動搖。」

分析師認為,台股的蘋概股,短線仍有機會,例如玉晶光(3406),受惠 iPhone 17 開賣與未來 Vision Pro 2 題材,營收有望在 8–10 月迎來高峰,是可以關注的標的。

林漢偉進一步說,他自己對手機的品牌沒有特殊的忠實度,但如果股民是忠實果粉,喜歡收藏最新機種,或者有嘗鮮的消費者,iPhone 17當然還是可以買;此外,如果追求的是科技的突破感、實用的升級體驗、甚至投資效益的股民,建議今年先觀望,等待明年摺疊 iPhone 或是第二代 Vision Pro 出來時又或者考慮 Google Pixel 10 等 AI 功能更強大的選擇。

總結來說,iPhone 17 外觀小改,但缺乏真正亮點。真正值得期待的是明年的摺疊 iPhone 與 Vision Pro 2。蘋果AI 功能落後,讓 Google 在新世代手機競爭中大幅領先。

蘋果規格比較表。   圖: 擷取自分析師林漢偉節目決勝關鍵

Pixel 10重點升級。   圖: 擷取自分析師林漢偉節目決勝關鍵

財經周大事。   圖: 擷取自分析師林漢偉節目決勝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