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失敗,民進黨對內進行檢討,除了內閣改組外,目前矛頭指向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1)日認為,罷免0席立委結果是「民意的展現」,等同人民對行政團隊投下了「不信任票」,國會立委雖然在選後有所調整,但民進黨團仍須為「焦土政策」負起最大責任。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今日接受《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節目《中午來開匯》主持人黃光芹專訪。
延燒焦點:總召保衛戰延燒! 柯建銘駁斥退位傳聞:強調「六長」改組
民進黨團必須負起最大責任?王婉諭表示,的確應積極因應調整,罷免結果公布後,藍綠白3黨立委在處理預算、風災特別條例及發現金等議題時,態度都變得比較溫和、比較能溝通,這就是罷免產生出來的改變。
王婉諭指出,立法院民進黨團在這次罷免中扮演主導角色,以總召柯建銘為首「衝在最前面」,造成立法院藍綠白衝突,民進黨責任在於此,柯建銘也應負起政治責任,下台一鞠躬。她強調,罷免的節奏是黨團在最前面,其次是行政團隊投入宣講,最後才是總統用「曖昧不明」的方式說出「與人民同行」,因此,立院黨團應負最大責任。
除了柯建銘應下台外,王婉諭也呼籲賴總統「必須要回應」民意,她認為賴總統應撤換閣揆或重新組閣,才能回應人民對行政部門提出類似「倒閣」的民意。
另外,王婉諭也對賴總統的民調下滑提出看法,指出選民對賴清德的看法,藍綠基本盤沒有太大差異,但中間選民卻有很大調整。她認為,賴總統剛上任時,許多人願意給予觀察期與信任,但從2024年5月民調約5成,掉到2025年8月的不到4成,顯示中間選民已從觀望轉為「不信任」。
關於以上情況,王婉諭指出,反映出賴總統作為國家領導人,其國策方向「不太明確,甚至大家不太看得到」,賴清德上任後沒有提出明確的國政方向,這次內閣改組也只是小幅度的微調,難以挽回民意。她強調,人民期待的內閣改組,是能夠求新求變,並「講得出、看得到」國家方向。
王婉諭強調,目前傳出內閣改組規模約16人,相較於整個內閣團隊百人規模,不到五分之一。她批評,這樣的小幅度調整,人民不會認為有痛定思痛、認清事實,她認為賴總統也應該為此負起領導責任,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