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AI技術被廣泛使用在影音及文字生成,在中國引發侵犯肖像權、隱私甚至詐騙等行為,中國大型社交媒體微信今天宣布,用戶發布AI生成的各種內容時,必須主動聲明為AI生成;而微信也會同時對AI內容作標識,且對疑似AI生成內容作提示。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微信專責內容安全管理的「微信珊瑚安全」公眾號今天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人工智能(人工智慧,AI)生成合成內容標識的公告」,作出上述宣布,並強調此舉是為進一步優化AI內容識別能力,以保障用戶獲取資訊的透明度與可信度。

全站首選:怒火引爆全澳洲 ! 數千人街頭吼「終結移民」 政府怒斥新納粹分裂社會

這項公告提到,針對AI生成、合成的內容,微信將添加顯式標識或隱式標識;同時並對可能是AI生成合成的內容進行相應提示,以便用戶清晰辨識。

公告表示,為避免微信發布的內容,在傳播過程中引起混淆或誤認,凡是用戶發布的是AI生成、合成內容,發布時都必須主動聲明。

這項公告提到,依「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規定,用戶在發布或傳播AI生成、合成內容時,不得以任何方式刪除、篡改、偽造或隱匿平台添加的AI標識。

公告強調,用戶不得利用AI技術製作傳播虛假、侵權資訊及從事任何違法、違規活動。對違反法律、法規及微信規範的行為,微信將視違規情況處罰用戶。

中國網路上的AI生成內容已多次引發爭議。8月中,有數個抖音用戶利用AI技術,仿冒中國知名跳水選手全紅嬋及桌球選手孫穎莎、王楚欽的聲音,聲稱販賣全紅嬋家的土雞蛋。由於聲音以假亂真,加上這3人的高知名度,導致土雞蛋熱賣近5萬份,事後才發現是AI生成,上述3人都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