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八斗子漁港近日出現數十隻體型碩大蜂類啃食魚屍體,驚悚畫面引起不少人討論,不少人指認這是「黃腰虎頭蜂」,本來就是肉食性的,不僅會吃腐肉,還會吃小蜜蜂,雖然相較「黑腹虎頭蜂」溫和,但還是不要靠近比較好,「小心被叮咬,虎頭蜂劇毒,3秒變面龜,紅腫疼死,掛急診」。
有人近日在臉書社團「基隆人日常」貼出數十隻巨蜂啃食於屍體的畫面,並寫下「下午四點在八斗子漁港發現這種蜜峰居然在啃食魚的腐屍!」不過馬上有有很多網友指認這不是蜜蜂,而是會吃蜜蜂的「黃腰虎頭蜂」,習性上會捕捉小型昆蟲或取食腐肉,因此牠們聚集在魚屍上吸食養分屬正常現象。
持續更新:快訊》雨區擴大暴雨又急又猛!氣象署:12縣市豪大雨特報
而這樣驚悚的畫面也引起不少網友討論,除了科普黃腰虎頭蜂的特性,「現在是虎頭蜂活動的季節到郊外要小心,7~11月繁殖與警戒期蜂巢最大、警戒最強,攻擊性高」、「這是黃腰虎頭蜂,還是要小心叮咬,附近應該有他的蜂巢,要小心。」、「這不是蜜蜂是虎頭蜂,不要什麼都蜜蜂,虎頭蜂吃肉的,而且是蜜蜂的天敵。」
還釣出被虎頭蜂叮過的過來人指出,「被叮過,好痛,叮處皮膚要過一段時間才恢復」、「通常被虎頭蜂螫一針兩針就昏死了,氣管腫脹窒息而死」;因此很多人提醒這類虎頭蜂很危險,「很正常啊!虎頭蜂屬於肉食性的,別靠近,盯到你就要送醫院了」、「小心被叮咬,虎頭蜂劇毒,3秒變面龜,紅腫疼死,掛急診」。
根據農業部資料,這些蜂通常扮演「捕食者」角色,其中黃腰虎頭蜂在一般城市公園綠地可看到,但築巢地點大多很隱密,其性情較溫和,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相較黑腹虎頭蜂性情相對溫和,但仍具攻擊性仍應避免驚擾牠們。

這樣驚悚的畫面也引起不少網友討論。 圖:翻攝自基隆人日常

此篇文還釣出被虎頭蜂叮過的過來人指出,「被叮過,好痛,叮處皮膚要過一段時間才恢復」。 圖:翻攝自基隆人日常

有人近日在臉書社團「基隆人日常」貼出數十隻巨蜂啃食於屍體的畫面。 圖:翻攝自基隆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