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第三季,台灣經濟正站在交叉口:AI 出口熱潮是否續航、台幣升值的結構性衝擊,以及美中關稅戰的地緣政治擴張。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與富邦投信前投資策略師徐翊達在一場經濟展望對談中揭示操作策略。此外,徐翊達建議,第三季宜將股票配置保持在 3~4成、債券資產提升至 5~6成,並保留約 10%資金。
◎AI 熱潮:真需求與虛火並存
持續更新:靠關稅進補!美財長:估每年收入破5,000億、赤字大幅改善
上半年 AI 出口暴衝,表面看似榮景,實則暗藏「訂單遞延」與「提前拉貨」的結構性扭曲。徐翊達指出,真正來自 AI 需求的貢獻僅約 35%,集中於伺服器與晶片領域。王健全則以「AI 三波理論」剖析產業週期,並提醒第三波應用到百工百業目前尚未全面展開,然因電子光學產業展望未來 6個月稍微低於 50%,在 AI 效應仍延續下,對市場看法審慎樂觀。
◎台幣升值:受惠族群與資金重分配
台幣在第二季急速升值,對出口導向產業形成壓力,但王健全點名四大受惠族群:內需型電信服務、壽險比重不高之金控或銀行、特用化學材料與軍工產業。徐翊達則建議,科技股部位應適度轉向防禦型標的,並強調這是「現金流重分配」,非看空科技。
◎關稅戰:從貿易到地緣政治的全面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於八月初宣布對台灣商品加徵 20%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 15%,資訊硬體業恐衰退 14.46%,傳統產業亦面臨 5~9%的衰退壓力。王健全預警,川普工具箱尚有「201條款」、「232條款」等項目未出手,貿易戰恐演變為貨幣戰與地緣政治戰。徐翊達則分享「三三制」產能布局策略,強調美企 Q3 展望報告才是投資人應關注的重點。
◎第三季觀察指標:三大風向球
徐翊達建議,後續留意三大觀察點:美企資本支出調整、新台幣走勢與央行利率決策。這三者將決定,台灣經濟是否能在震盪中穩住陣腳。
當所有人都說「AI 無敵」時,王健全提醒投資人「記得查看你的停利點」;徐翊達則以「現金為王,但不離場」做提醒。這不僅是對第三季的精準註解,更是對台灣經濟韌性的深刻信仰。
債市方面,全球債市逐步走出升息陰霾,資金回流固定收益資產,投資人回歸收益導向配置,如何精選出兼具票息與風險平衡的標的,成為資產配置的核心課題。富邦投信將於 9 月 17 日展開募集的「富邦優選收益傘型基金」正以主動選債為核心,結合信用評級、票息率與流動性三重篩選條件,打造更具收益潛力的投資組合。
此外,八月美國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初步底定淡化市場疑慮,同時企業獲利表現優異,使全球股市續創新高,而股市見高的同時、投資難度也將增加,後續市場關注將圍繞在「弱勢美元」、「聯準會降息預期」等議題。此刻,富邦投信首檔納入比特幣ETF投資的「富邦雙核心戰略多重資產基金」已於 8 月 12 日成立,投組中包含黃金類資產及比特幣ETF,可望對沖美元弱勢的風險,讓投資人為「美元再度承壓」做好投資準備,對於手中握有美元資產的投資人而言,該基金或許是現階段理想選擇之一。
※第三季資產配置建議:配置/比重(視投資人風險承受度)
- 股票型基金/ETF:30~40%
- 債券型基金/ETF:50~60%
- 現金/貨幣型基金:10%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