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開學季即將到來,教育部今(28)天在行政院會報告「政府支持相伴—支持每段學習的成長 守護學生、青年灌溉夢想」,行政院長卓榮泰提示,在青年就學與生活支持方案部分,教育部所推動的「拉近公私立學雜費差距」、「大專校院住宿補貼」、「新宿舍運動」及「博士生獎學金」等多項重要政策,有效減輕學生經濟負擔,也提升住宿品質,並鼓勵青年投入高階研究,執行成效良好,請教育部持續落實推動,讓更多學子受惠。其次,有關穩定師資支持方案,可提升師資生在培育階段的經濟支持,同時有助於穩定我國的師資來源,請教育部持續辦理。最後,有關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請各部會持續提供合作計畫,並請教育部持續宣導,鼓勵青年提案,拓展國際視野,擴大台灣青年的國際能見度與競爭力。行政院已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並函請立法院審議,請教育部積極向立法院朝野黨團說明溝通,早日完成立法程序。
為減輕青年學子就學與生活壓力,教育部推動多項措施,包括「拉近公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差距」政策,私立大學生每年最高可減免學雜費3.5萬元,114上半年受益人次即達34萬人次,公私立大學的經濟弱勢學生更可搭配補助達5.5萬元,受惠人次也達2.5萬人次;而就學貸款也放寬申貸門檻並納入養育子女做為級距,擴大在學期間利息全免的範圍,學生家庭年所得在120萬元以下均可申貸,有97%貸款學生約15萬人在學期間免利息,確保青年能專心學業、減輕經濟壓力。同時自113年起實施「大專校院學生住宿補貼」方案,計有44.9萬人次、114上半年計有24.3萬人次在學校住宿的學生獲得補助,由學校統一由住宿費扣減,一般生每學期補貼5,000元,經濟弱勢生補貼7,000元,並持續推動「新宿舍運動」,目前已陸續新建或整修43校54棟宿舍,改善居住品質。此外,推動「博士生獎學金補助計畫」,每生每月可獲4萬元補助,114年補助2,443名博士生,支持青年投入高階研究與產業發展。
在師資培育方面,教育部推出「穩定師資支持方案」。自113年8月1日起,教育實習獎助金提升為每月1萬元,每年約 5,500 名實習學生受惠。另自114年8月1日起,師資培育公費生待遇也全面調升,專業成長費每學期提高至5,000元,生活津貼每月提升至1萬元,每年約有 1,000 名公費生受惠。
行政院也於113年11月核定「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自114年起分4年編列百億元經費,以拓展國際鏈結交流、青年帶動百工百業創新成長、引領青年多元創意行動為推動重點,對象為15至30歲青年。第一梯次共計4,480人次報名,錄取704人。第二梯次共計4,397人次報名,已先錄取663人,並陸續完成再輔導者審查事宜後再通知錄取結果。
而為鼓勵我優秀學子申請出國留學、研修或實習,教育部配合國家發展所需,114年公費留學考試特於「五大信賴產業」對應領域,包括電資及工程學群增加40個錄取名額;另為鼓勵經濟文化不利學生出國留學,更於公費留學考試及留學獎學金甄試倍增名額至30名,並調增公費生年支生活費額度。此外,114年學海計畫亦增加預算,倍增弱勢優秀學生研修名額至160名,支持出國累積國際經驗,擴增國際視野。
卓榮泰說,政府持續推動以青年為核心的政策,秉持「投資青年,就是投資國家未來」的理念,積極打造友善的學習與成長環境。在教育的過程中,政府以實際行動守護學生的學習權益,並協助青年累積能力與競爭力,期盼讓每一位年輕人在追夢的道路上,都能獲得充分的支持與照顧。
卓榮泰強調,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示,行政團隊將「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及「青年優先」列為施政的首要任務。除教育部今日所報告的政策外,行政院已通過「青年基本法」草案,並函請立法院審議,請教育部積極向立法院朝野黨團說明溝通,早日完成立法程序。此外,行政院將於近期提出「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2.0」,結合衛福部等12個部會力量,為國人打造更友善育兒環境,協助青年世代「願婚、敢生、樂育」。展望未來,政府將持續透過政策創新,支持青年教育及夢想,成為青年最堅實的後盾,陪伴青年在學習與發展的道路上勇敢前行,讓下一代在關懷中茁壯,為社會注入源源不絕的希望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