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昨晚親自拜會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這個動作耐人尋味。若這樣的互動能更早展開,而不是「動作先行、溝通在後」,整個世代交替的節奏,會更圓滿,也能避免外界過度解讀為「逼宮」。

近來綠營支持者瀰漫著「逼宮」氛圍,矛頭直指柯建銘,認為他應為大罷免失利與國會沉默負責,甚至提早下台止血。然而,若僅將退場解讀為「背責」,不僅矮化了他二十多年來的歷史地位,也誤判了這一刻的政治意義。

精選報導:罷免失利抓戰犯!柯建銘該下台? 李柏毅:修正路線、持續回應民意

柯建銘的任期原本就到今年十二月底,卸下總召只是時間問題。真正重要的,不是責任切割,而是如何將退場轉化為「世代交替」的起點。

作為「戰貓世代」最後的旗手,柯建銘長年是國會攻防的謀略中樞。他的角色若僅因罷免案失利被迫交棒,顯得過於廉價;相反地,應被視為一場有意識的交棒——提前讓中生代承擔責任,為民進黨培養接班梯隊。

目前最受矚目的,是新系的蔡其昌。他曾任立法院副院長,資歷完整,長期展現穩健特質,能於不同派系間保持平衡,是維繫組織穩定的「中信」角色。

此外,中生代戰將亦值得期待:

  • 蘇系的吳秉叡:法政專業出身,資歷深厚,攻防老練,硬派形象鮮明。
  • 英系的莊瑞雄:口才犀利,善於媒體論述,能在輿論戰中快速打出聲量,具「新戰貓」潛質。
  • 新系的鍾佳濱:敢戰敢嗆,直球對決藍營,又兼具時局分析與謀略,是最能體現「戰貓精神」的中生代之一。

這些人雖風格不同,卻共同構成民進黨的接班梯隊。老柯的退場,不該只是逼宮的句點,而是讓中生代浮現的契機。

真正的世代交替,不在於資歷排序,而在於如何延續「戰貓精神」。既需要蔡其昌這樣的穩健者,也需要莊瑞雄、鍾佳濱的火力,並仰賴吳秉叡的硬派支撐。唯有多元共存,民進黨才能完成真正的交替。

柯建銘的離場,不應被視為罷免責任的終點,而應被定義為世代交替的起點。若能避免「放話先行、溝通在後」,提前展開對話,這場交替將更顯圓滿,讓「戰貓精神」在新一代手中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