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近日完成 YFQ-42A「戰鬥型無人機」原型機的首次飛行,據外媒報導,此機型從簽約到首飛僅耗時 16 個月,打破歷史紀錄。
根據軍事網站《The War Zone》報導,美國通用原子公司(GA-ASI)開發的 YFQ-42A「戰鬥型無人機」原型機,已在近期順利完成首飛。
延燒焦點:(影) 百萬地雷佈烏領土! 遍佈1/4國土 俄佈雷車接連被炸 俄兵拆雷當場爆
YFQ-42A 是美國空軍「協同作戰飛機」(Collaborative Combat Aircraft, CCA)計畫「增量一」(Increment 1)中的兩款原型機之一,另一款則由新創軍工企業安杜里爾(Anduril)研發,編號為 YFQ-44A。依據美軍規劃,CCA 的任務定位是作為「飛行導彈卡車」,在戰場上支援有人戰鬥機,並具備電子戰與情報、監視、偵察(ISR)能力。

空軍參謀長阿爾文(David Allvin)將軍強調,YFQ-42A 的首飛代表美國空軍作戰策略的重大轉型,未來將透過人機協同來擴大作戰靈活性與火力,並提高飛行員的作戰效能。新任空軍部長梅克(Troy Meink)則形容,這次「從概念到首飛」的紀錄展現了軍方與產業界在消除官僚障礙後,能以破紀錄速度交付戰力。

YFQ-42A 本身衍生自美軍早期的 XQ-67A 實驗平台,全長4.5公尺、翼展8.5公尺,最大起飛重量約1200公斤,續航時間最長可達36小時。美方將其定位為「新一代無人戰機的先行者」,期望未來能在競爭激烈的戰場環境中,透過自主作戰與有人機編隊協同,確保制空權。
根據報導,美國空軍短期內計畫採購至少100至150架「增量一」的 CCA無人機,長遠目標則是增至1000架。至於最終是否會同時採購通用原子與安杜里爾的機型,目前仍未有更多消息發布。

國際評論員「極光」分析指出,俄烏戰爭中的無人機主要集中於偵察與「自殺式攻擊」用途,本質上仍屬地面戰的延伸;相比之下,美軍的 CC。屬於第三類「空優型無人戰機」,不僅可擔任遠程彈藥平台,還能與有人戰機協同作戰,也代表其戰略定位已超過單純的無人偵察或攻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