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昨正式公佈新閣員人事案,兩屆羽球男雙奧運金牌李洋將成為台灣首任運動部部長,引發許多討論。對此,知名足球球評「左盃」石明謹、無任所大使劉柏君共同在社群媒體發出聲明,兩人同樣關注並投入在體育界和基層,點出目前運動部成立的四大問題,盼身為政治素人的李洋可有更多改革動力,「不要讓運動部成為體育署X2」。

石明謹以及劉柏君都在民進黨2024不分區立委名單中,但並未在安全名單內,兩人表示,之所以會願意被列入不分區名單,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在所有黨派之中,只有民進黨有運動圈的代表,其次是他們都希望能夠藉由這個機會,對於國內的運動政策,能夠有一些提出建言的機會。

現正最夯:今年強震多 專家警告「地震活躍期來了」:未來規模8以上會很頻繁

​兩人在聲明中祝福李洋成為第一任的運動部長,年紀輕、沒有行政資歷、在政治上完全是個素人,這是許多人對他的擔憂,但年紀輕可以更貼近民意、沒有行政資歷代表沒有過去的包袱、政治素人可以有更多改革的動力。

石明謹特別提到,李洋是個正直而且充滿熱情的人,不管在那個位置上,他都會是個認真做事的好人,他背後的奧運金牌光環,也會令台灣人眼睛為之一亮,對於他出任部長,我們沒有疑慮,也期待他可以注入改革的動力。

但話鋒一轉,「我們真的這樣就夠了嗎?這真的可以改變台灣運動的未來嗎?」石明謹透露,運動部成立之前,他們參加了多場會議,有幾項最憂心的問題,最終並沒有得到支持。

1.不要讓運動部成為體育署X2

人力成長、預算加倍,就現實來說,絕對是好事,但是光是組織擴編,不可能達到改革的效果。新的運動部,組織分工除了增加一個適應運動司之外,其他的單位跟原有的體育署一模一樣,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改,更不可能大刀闊斧的創造新的思維。

2.舊有的沉痾並沒有被列入改革的方向

不論是體育班制度的檢討、單項協會的管理、跨部會的整合問題,都不在成立運動部的組織面向中得到「升格」,只能留給新任部長解決,這樣又回到人治的結果,我們當然期待新任部長有改革的決心,但是沒有從根本上來討論,將無法得到長期效果。

3.運動部除了部長人選之外 整體的人事部署沒有得到換血的效果

大部份的職位只是原地升遷,就算新任部長有執行的魄力,也不見得能夠改變積習已久的行事風格,甚至相反的,有可能形成被架空的情況。

4.現有體制缺乏認知

在多次的會議中,我們發現在現有的體制中,包括對運動產業的缺乏認知、對運動外交的錯誤想像、對奪牌主義的過度迷思,沒能透過運動部成立的契機,一次性的加以矯正,著實錯失了一次徹底改變的良機。

最後,兩人聲明強調,當然希望最好的結果,是擔憂的這些現象都不會發生,但他們不能沉默不語,我們不能昧著良心說運動部成立後,台灣運動的未來就會好棒棒,其實未來的挑戰才開始,而且這第一步,並沒有完全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來不會停止監督與批判,就跟過去這些年持續所做的一樣,當然,他們也會繼續在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努力,「推廣我們心目中,台灣運動的願景。」

奧運羽球男雙連兩屆金牌李洋接下首任運動部部長。   圖:行政院提供(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