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日前通過民眾黨提案的「核三延役公投」,即將在23日進行投票,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對此,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今(20)日公開質疑,此題目邏輯矛盾,實際上並非讓人民實質決定核三廠的去留。

郭昱晴指出,核安會主委在立院教育委員會備詢時,尚且不能保證核電廠「安全無虞」,民眾卻被要求透過投票來決定安全與否,根本荒謬。她強調,若主管機關認定安全有問題,公投結果無論同意或不同意,核電廠都不能繼續運轉。換言之,這場公投看似「民眾決定核電是否運轉」,實則只是「附和主管機關的專業評估」,根本不是實質性的決策投票。

當前熱搜:陳聖文帶「蘭嶼水」闖國民黨部 藍發言人當場打開喝

她進一步批評,核三廠位於屏東縣,早已完成除役程序,但卻由全國公投結果來決定是否再度啟動,迫使地方居民繼續承擔核安風險,這並不公平。郭昱晴以比喻指出:「就像你家隔壁的工廠已停工,因有污染風險,但卻可以被外地民眾投票決定是否再開工,卻由你來承擔風險,這合理嗎?」

此外,郭昱晴也質疑,這場公投所耗費的11億元經費,本可運用在更能直接造福民眾的政策上。她舉例,若用於公共補助,可讓約15萬7千名通勤族獲得低污染車輛補助;18萬3千名青年受惠於租屋補貼;13萬名0至2歲幼兒獲托育津貼;22萬名幼兒享有每月5000元補助;或補助22萬台冷氣汰舊換新計畫。

郭昱晴強調,與其把鉅額公帑花在「假性決策」的公投上,不如投入在直接改善民生的補助措施,這才是民眾「看得到、用得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