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昨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正在探索美國如何獲得股權,以換取《晶片法案》為美光、台積電、三星的補助款。美國尋求入股台積電消息一出,台股今日下殺近600點。不過,財經作家狄驤認為,這只是為漲多拉回找藉口而已。

路透社引述兩名消息人士說法報導稱,盧特尼克正考慮讓聯邦政府取得部分電腦晶片製造商股權,對象是獲得「晶片法」資金以在美國設廠的電腦晶片製造商。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在探究美國可否透過為美光(Micron)、台積電、三星(Samsung)等企業提供「晶片法」(CHIPS Act)資金來換取公司部分股權。

當前熱搜:台股開盤》台積下挫、大盤跌逾400點、跌破24000大關

盧特尼克在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川普政府只是把拜登時期的補助金,轉換成川普政府下的股權。這不是治理問題。在國安考量下,美國必須能在本土製造晶片,不能過度依賴台灣。就地理距離來看,台灣距離美國9,500英里,距離中國僅80英里,99%的先進晶片都集中在台灣,這點並不可行。

美國政府試圖入股英特爾,且也想透過補貼換股權的消息一出,台股今日下跌600點,不過,狄驤覺得,這只是為漲多拉回找藉口而已。

狄驤強調,漲多就是最大利空,當許多投資人FOMO追高,或是為了賺更多開槓桿時,就更容易受到利空與波動影響,造成正報酬逃命波或是去槓桿人踩人。要做的就是違背人性,看到漲多就是不能 FOMO追高,雖然追高有可能賺錢,但只要一次,一次就好,追高後剛好碰到 A轉大跌,就有可能被直接抬出場。

狄驤表示,台股資金出現輪動跡象, 資金開始從高處往低處流,而今天就可以看到最強勢的PCB供應鏈大跌,但位階較低的族群表現都強於大盤,這就是自己說過的進可攻退可守。

狄驤舉例,前日還跟大家提到巴菲特可能看好美長期利率下降,開始押注美國建商族群,而隨著美國房市變得熱絡,將帶動電動工具需求上升,台灣的鈞興就有望受惠,鈞興的本業除了是供應電動工具齒輪外,近年來也積極切入機器人自動化領域,代表鈞興有著本業成長與題材發酵的加乘效應,台股大跌之際鈞興也確實有較亮眼的表現。總之,當市場波動擴大時,守紀律的重要性就會顯現出來,耐心等待的投資人,就可以把握股市漲多拉回的好機會。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