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群媒體上廣泛流傳一則訊息,指稱包含義美黑橋牌新東陽以及全聯等知名廠商,收購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並將其製成各式加工食品。 對此,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展開調查,確認此為舊謠言的再次散布,並強調這是錯誤訊息。

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台灣自開放美國豬肉進口以來,邊境查驗從未在美國進口豬肉中檢出萊克多巴胺,且相關食品業者與通路商皆已公開聲明,其產品所使用的豬肉均為台灣國產豬。

全站首選:川普致電匈牙利總理奧班 問他為何阻撓烏克蘭加入歐盟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表示,網路流傳訊息宣稱「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等收購美國的萊豬製造成各種香腸、火腿、肉鬆、肉乾、冷凍水餃、包子、罐頭食品全部變成加工肉食品!」,甚至有傳言指稱「義美賣到中國大陸的肉鬆被檢驗出萊豬做的,遭全數退貨」。為釐清真相,事實查核中心進行了詳細的查證。

事實查核中心說明,首先,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簡稱食藥署)的豬肉儀表板顯示,自2021年台灣開放含有萊克多巴胺的進口豬肉至今,邊境查驗並未曾檢出來自美國進口豬肉及其他可食部位含有萊劑。事實查核中心指出,唯一的檢出案例為3批來自同一廠商的澳洲冷凍豬腳,其檢出值為0.001ppm,雖然符合台灣的殘留標準,但該廠商已宣布不會進行任何販售。

事實查核中心進一步指出,義美、黑橋牌、新東陽等食品業者皆已公開聲明,其產品的肉源皆為台灣國產豬肉,絕不含萊克多巴胺。通路商全聯也表示,架上所販售的豬肉以及自有品牌調理熟食均為台灣豬肉,未使用來自含有萊劑國家的豬肉。事實查核中心同時強調,義美產品並未銷往中國,且從未被檢出含有萊劑。 此外,食藥署及地方衛生局的抽驗結果也顯示,並未發現業者有標示不實或使用進口豬肉的違規情況。

對於網路上流傳「義美豬肉鬆在中國被檢出萊劑」的說法,事實查核中心澄清,此傳言源自2021年香港媒體自行送驗的報導。 然而,香港食安中心,以及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農業部、食藥署在檢測相關產品時,皆未驗出萊克多巴胺。 義美也已經發文澄清,其產品並未出口至中國,更沒有被中國檢出萊劑而退貨的情況。

此外,針對萊克多巴胺的健康風險,事實查核中心引述專家意見指出,根據現有的毒理學與流行病學研究,並無證據顯示萊克多巴胺具有致癌性。 台北榮民總醫院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部主任楊振昌表示,「依現有的毒理學與流行病學研究,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萊克多巴胺具有致癌性。在台灣現行的殘留容許標準下,一般消費情境下的暴露量遠低於每日可接受攝取量,因此並不會產生健康風險。」

楊振昌也說明,各國政策上的差異與不同的歷史背景有關,例如歐洲部分國家過去曾因使用其他瘦肉精造成中毒事件,加上毒理資料尚有不確定性,以及動物福祉等考量,才導致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訂定最大殘留標準(MRL)與歐盟維持零容忍政策並行。

綜合以上查證結果,事實查核中心認定,網路上流傳「義美、黑橋牌、新東陽、全聯收購美國萊豬製成加工食品」的訊息為「錯誤」訊息,呼籲民眾勿輕信不實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