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今天(19日)引述台大地質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在「500位學者連署反核三」記者會上的發言,質疑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提出的核廢料深孔地質處置(DBD)技術。陳文山指出,黃國昌主張將核廢料注入地底3至5公里處置的說法,30年前即已提出,但全球無任何實驗或示範廠址,原因在於一旦核廢料外洩,幾乎不可能回收,恐永久污染地下水。
陳文山強調,台灣地質年輕且處於活躍造山運動,深孔處置在台灣不可行。地質活動可能導致孔洞變形、破壞,使輻射燃料棒卡住,造成地下水長期污染。他批評黃國昌以「核廢有解」誤導民眾,呼籲正視核三廠位於恆春斷層的風險。陳文山以其40年研究台灣地質的權威,特別提到其碩士論文即針對恆春斷層,強調該斷層穿越核三廠區,地震風險極高,遠超當年設計耐震值0.4G,達1.384G。
當前熱搜:柯文哲7000萬交保!北檢嗆抗告 民眾黨酸:罕見先預告才發新聞稿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痛批黃國昌將DBD包裝為「新技術」,卻避談核三廠地質風險及核廢料處置難題,呼籲民眾在8月23日核三重啟公投中投下不同意票,拒絕將風險留給後代。平台強調,應尊重陳文山等專業學者的科學證據,而非聽信立場反覆的政客或核電公關說詞,確保台灣能源安全與環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