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民進黨立委陳培瑜強調核廢料無解,藍白都不想放在自己家,卻不斷打臉自己的能源政見;另,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把核能佔比喊到10%,但核三最多6%,剩下的4%,難道要重啟核一、核二?要求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說清楚、講明白。

陳培瑜17日在臉書整理反核專家學者的科學論述,駁斥藍白針對重啟核三的不實言論,首先,「5月核三除役後,供電充足」:核三的裝置容量190萬瓩,僅佔全國3~6%。但光是今年,新增的燃氣機組、再生能源,就超過800萬瓩,是核三的4倍之多,且核三除役後,每天備轉容量均高於6%,代表沒有缺電。

現正最夯:3熱帶擾動醞釀中!輕颱「玲玲」最快今晚生成 一週天氣一圖看

「啟動非核家園後,空污明顯減少」:全國火力電廠的空污排放,從 2016年至今,已大幅降低70%,全國PM2.5濃度也減少35%,燃煤發電的占比也降到35.7%,遠低於「以核養綠」公投的燃煤40%目標。2016年啟動「能源轉型」不僅邁向非核,也減少燃煤發電,並以污染較少的燃氣、再生能源,做為替代能源。民眾黨也坦承,電廠只占PM2.5污染源的3.58%,不是空污的主因。

「減少老舊核電、增加再生能源,是全球趨勢」:全球核電佔比,從1996年的17.5%,到2024年只剩9.1%。同時,2023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8)各國決議,再生能源將在2030年前提高3倍,顯見「減核、增綠」已是國際趨勢。

「藍白不斷打臉自己的能源政見」:去年大選,三黨都提倡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應提高至三成左右,柯文哲、賴清德政見都是30%、侯友宜27%,陳培瑜痛批藍白一直胡亂批評綠能,柯文哲把核能佔比喊到10%,但核三最多6%,剩下的4%,難道要重啟核一、核二?請黃國昌說清楚、講明白!

「核三的安全風險高,美日都不會重啟」:核三廠下方有活動斷層經過,具有地震風險。同樣案例在日本,敦賀核電廠便受到政府判定不得重啟,美國核管會也指出,活動斷層8公里範圍內不適合設置核電廠。

「核廢料無解,藍白都不想放在自己家」:目前全世界只有芬蘭的高階核廢最終處置場正在試運轉,其他國家「都還沒」完工。陳培瑜指出,台灣「低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經濟部曾公告台東、金門作為候選場址,但藍營執政的地方政府不願舉辦公投,卡關至今。

至於 「高階核廢料」的最終處置,法源依據尚未擬定,已有7個縣市表態反對,朱立倫說「核廢料不可永遠放在新北」,傅崐萁甚至說,核廢料若放花蓮,他要帶原住民「出草」抗議。

陳培瑜表示,黃國昌在8月13日意見發表會提出的「深孔地質處置」(DBD),也被地質學家批評尚未成熟運用,且沒有任何被驗證成功的案例。她強調,核三是科學問題,不該用公投解決,且相關討論也該根基於科學、理性的正確數據,而不像藍白一直散播謠言與恐慌。「老舊核三不該重啟,823公投請投『不同意』」。

為何公投只提核三重啟?黃國昌說,核一關鍵零件已拆除、核二的燃料池爆滿,都不具重啟可行性,「只重啟核三是務實」,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黃等於承認,去年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提出的發電結構配比「核電10%」,只是說說而已,因核三就算重啟,最多也只佔3%-5%。   圖:取自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