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央司令部總司令庫里拉(Michael Kurilla)上將本週低調訪問巴基斯坦,專機悄然降落首都伊斯蘭瑪巴德,行程未事先公布,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此舉正值以巴衝突升級、伊朗核談陷入僵局,美軍高層此時選擇造訪南亞大國,耐人尋味。

據悉,庫里拉此次訪問除關注地區安全形勢外,更被懷疑意在探查中國製「霹靂-15」空對空飛彈的技術性能。該型飛彈目前為中國空軍主力遠程制空武器之一,其先進性能早已引起西方軍事界的關注。

全站首選:因「這原因」撰文洩恨? 周玉蔻起底惠頓背景:曾是我國雇用公關

庫里拉此次訪問除關注地區安全形勢外,更被懷疑意在探查中國製「霹靂-15」空對空飛彈的技術性能。 圖:翻攝自騰訊網

長期以來,美軍在遠程空戰能力上面臨瓶頸。自 2019 年啟動研發的 AIM-260 飛彈,雖預設射程達 190 公里,但受限於技術與預算進展遲緩。為彌補缺口,美方曾考慮將海軍「標準-6」防空飛彈進行空射改裝,但因其體積過大,F-35 無法內掛,F-15EX 亦僅能攜帶 2 至 3 枚,作戰效能受限。

相較之下,中國研製的霹靂-15 飛彈近年在印巴衝突中實戰表現亮眼。2025 年 5 月衝突期間,印度空軍發現該型飛彈射程或超過 200 公里,遠超原先評估。印方部署的陣風戰機因此遭遇嚴重威脅,也讓美軍對霹靂-15 性能刮目相看。

中國製造的霹靂-15 飛彈。 圖:翻攝自騰訊網

中國後續更投入研製「霹靂-17」超遠程空空飛彈,據傳射程高達 300 公里,具備攻擊預警機與加油機等高價值目標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其在空優武器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作為霹靂-15 的主要海外用戶,巴基斯坦空軍對該飛彈有豐富實戰經驗。儘管中巴軍事合作密切,但面對美方可能提出的軍事與戰略交換條件,是否會洩露飛彈性能細節成為外界觀察焦點。

分析指出,美國此行不僅試圖藉由重啟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重新布建中亞、南亞軍事影響力,也有意探尋突破當前技術瓶頸的管道,特別是在遠程空戰能力上「補課」。

目前,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強化對中亞、南亞地區的經濟與軍事滲透,而俄羅斯亦持續鞏固傳統勢力範圍,美國在區域的影響力明顯下滑。庫里拉此行象徵美方欲重啟地區戰略布局,巴基斯坦因其地理與戰略地位,再次成為強權博弈核心。

分析指出,美國此行不僅試圖藉由重啟與巴基斯坦軍事合作,重新布建中亞、南亞軍事影響力,也有意探尋突破當前技術瓶頸的管道,特別是在遠程空戰能力上「補課」。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