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與鴻海(2317)換股進行策略聯盟的利多發酵下,東元(1504)等同搖身為受惠 AI 伺服器的供應鏈。今(31)日開盤,直接「亮燈」至漲停價 51元,創下自六月下旬以來最高,並有逾 7.2萬張排隊等買。而鴻海則是大漲 4.08%。

東元(1504)今(31)日股價直攻漲停。 圖:Yahoo!股市

鴻海、東元宣布將以換股方式進行策略聯盟,共同切入全球 AI 資料中心建置,朝向標準化、模組化的一站式服務發展。換股比率為 1:0.305,以 1股東元換鴻海 0.305股,屆此鴻海持有東元 10%股權,東元持有鴻海 0.519%股權,此案還需主管機關核准,預計第四季完成。

當前熱搜:輝達H20晶片遭中國網信辦約談! 稱有「後門」涉安全漏洞風險 再掀AI博弈

以今日兩檔個股早盤最高價估算,東元未來取得鴻海成本價已來到每股 167.21元(51元除以 0.305元),仍較鴻海今日盤中最高價 178元低了 10.78元。這意味著即便東元今日漲停,估還有逾 6%以上的價差。觀察東元集團旗下子公司,東友(5438)早盤一度漲停,至上午11時已漲停打開,漲幅 8.61%,報 22.7元、菱光(8249)目前大漲近 5%,報 57.5元。

相較於東元集團,鴻家軍今日除了鴻海,其餘表現較沒那麼激情,甚至昨天收漲停的鴻華先進(2258—創),今日股價回檔 7.13%,報 41.05元。對此,摩爾投顧分析師林漢偉認為,鴻海本身上漲,應該是受美國超級財報周帶動,包含微軟、谷歌將資本支出上調、Meta 也提高下限等;CSP 廠陸續釋出資本支出的利多,都為廣達、緯創等伺服器供應商帶來上攻動能,鴻海後續可望有補漲空間。

有別於先前預期的電動車領域合作,東元此次攜手鴻海,是著眼於 AI 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及機電工程服務。據《聯合報》報導指出,鴻海在 AI 伺服器競爭上有緯創、廣達及緯穎等對手,除了要從「L11單機櫃」朝向「L12多機櫃叢集」出貨外,更在意的是,若要參與美國政府 AI 資料中心的建置,從被發包的下包單位(Subcontractor)向上成為主要合約商,勢必得有政府供應商資格。

東元擁有馬來西亞機電工程公司 NCL,以及位於德州的東元西屋(TECO-Westinghouse),其掌握美國能源部(DOE)與國防部(DOD)工程承包商資格,故形成兩家公司合作的重要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