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產業發展與企業合作動態中,鴻海、東元的交易動向引發市場關注。隨著AI、高速運算與電動車等新興應用持續成長,台灣相關供應鏈亦積極布局對應基礎建設與系統整合。而在此背景下,原與鴻海、東元可能存在合作契機,卻傳出終止相關交易關係,對市場信心形成一定波動。
根據研調資訊,鴻海與東元於7月29日同步公告重訊並於7月30日停牌,市場原本預期雙方在電動巴士動力系統與資料中心機電整合方面,將有進一步合作空間;鴻海致力於三電整合(電機、電控、電池),而東元則於馬達與能源系統具深厚基礎。雙方的整合若能順利,將有助於台灣資料中心與智慧交通的發展。
當前熱搜:台中應該普發現金5萬?!周永鴻「算帳」:超徵+賣市地+財劃法增加
以下是國泰證期整理午盤市場焦點內容:
1、鴻海與東元:
鴻海與東元昨日(7/29)發布重訊,今日(7/30)停牌,研究部推論可能的合作包含了 1. 電動巴士合作:鴻華整車 東元馬達驅動系統。2. 資料中心合作:鴻海資料中心基礎建設 東元機電系統,包含電力、空調與能源管理系統,預料將有利於東元在不同事業的出海口因此擴大。鴻海近年積極發展三電,包含電機、電控、電池等領域。近年陸續整合ECU 等至車體上,在馬達部分應尚未有完整應用,東元在馬達領域多年,預期此部分將有機會合作,推動電動巴士等合作機會。此外,在AI部分,公司與NVIDIA將於高雄建置資料中心,此部分可望藉由雙方合作,加快基礎建設速度。
2、智原:
25年成熟製程客戶下單仍保守,需求仍未復甦,雖受惠先進封裝,營收將年增76.1%,但在毛利與匯率夾殺下,獲利水準仍低於預期。26年在先進製程與封裝案件持續帶動下,營收將年增5.7%,然獲利率仍為硬傷。預估25/26年EPS為2.66/8.30元,維持中立建議。
3、雙鴻:
H20近期庫存不敵中國需求,NVIDIA增加其晶片投片量將對雙鴻帶來正面效益,預估25年H20水冷模組將佔雙鴻營收中個位數百分比。考量AI晶片供應維持高速成長,且氣冷轉向水冷產值倍數提升,有望帶動25/26年營運持續走高,維持買進建議。
4、研華:
研華目前機器人以物流倉儲或是半導體廠域的AMR、AGV搬貨撿料等協作機器人為主,人型機器人則主要做嵌入式系統、AOM與3D cam,考量Edge AI專案滲透率優於預期,1Q25已達15%,未來有望提升至20~30%,帶動25/26年獲利創新高,維持買進建議。
5、長庚國際:
長庚國際LFP電芯年產能已達400MWh,訂單能見度排至26年中,25年7月起日本表後出貨正式啟動,顯示已從試水邁向實質收割階段,研究部認為隨著公司在應用出海口持續擴大,有益於現有電池芯在台灣生產外,未來還包括隔離膜、負極也將有機會導入國產供應鏈。
6、上銀:
上銀與美國Dexterity攜手打造全球第一款專為倉儲應用設計的八軸智慧型機器人手臂,目前已小批量提供給美國電商龍頭倉儲中心試用且完成測試。然展望下半年在關稅影響下將使製造業者資本支出的腳步暫緩,零組件需求可能下滑,維持中立建議。
7、 ESG月報:
支持型經濟活動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公司初期因其經濟活動量化揭露帶動成長,比一般經濟活動相對影響顯著,受到正面影響的族群有再生能源、氫能、儲能、重電,包含士電、中興電、華城、台達電、康舒、高力;氣候調適與環境保護工程類之台廠有崑鼎、可寧衛、國統、山林水。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