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今(30)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受匯率因素影響,單季稅後淨利 278.48億元,季減 5%,年增 8.1%,每股盈餘(EPS)17.5元,低於前一季 18.43元,高於去年同期的 16.19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盈餘達 35.93元。

聯發科第二季合併營收 1,503.69億元,季減 1.9%,年增 18.1%,營收低於前一季主要受不利的匯率拖累,但邊緣運算 AI 晶片(Edge AI)與高速聯網晶片的需求支撐年成長,毛利率達 49.1%,季增 1個百分點、年增 0.3個百分點,部分得益於一次性項目貢獻 1.9個百分點。也推升毛利率至 49.1%,超出先前財測 45.5~48.5%,整體獲利也優於去年同期。

延燒焦點:挑戰輝達?南韓AI晶片新創Rebellions獲得三星注資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於法說會中表示,因客戶提前拉貨,第三季營收估季減 7%~13%,受匯率波動潛在影響約 6%;但 AI 平板與車用晶片的成長動能將延續至第三季,並透露 2奈米製程進展與競爭對手同步,將成未來旗艦手機主流技術。

蔡力行進一步指出,第三季「天璣9500」與輝達「GB200」晶片量產進度樂觀,AI 應用與車用領域將延續成長,然而,因部分需求已提前於上半年滿足,預估第三季營收以美元計價將季減 1%,來到 8%(44.9億至 48.3億美元),若以新台幣匯率 1:29元換算,則將介於 1,301億至 1,400億元。

技術布局方面,蔡力行強調,聯發科 2奈米製程進度與業界同步,未來旗艦系統單晶片(SoC)將以 2奈米製程為主流,其功耗與效能優勢可鞏固高階市場的優勢,雖未正面回應成本轉嫁議題,但他認為,消費者對高效能體驗的需求,將驅動先進製程發展。此外,公司持續加碼 AI、資料中心及車用等成長型領域,儘管短期營收波動,中長期技術實力與市場潛力仍具信心。

聯發科今日收在 1,380元,上漲 1.47%。根據《經濟日報》引述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報告,指出受匯率影響,整體營收預計將呈季減,但由於中國智慧型手機需求溫和成長、邊緣 AI 伺服器開始貢獻營收,全年營收預估年增10%~15%,故仍維持聯發科長期展望,維持目標價 1,888元、評等「優於大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