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堪察加半島東部外海發生規模8.7強震,氣象署也在上午發布海嘯警報,對此,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指出,根據最新觀測結果,在宜蘭蘇澳觀測到9公分海嘯波,台東蘭嶼、成功及高雄有約1至2公分,目前台灣仍在警戒區,將結合觀測結果決定何時解除海嘯警報。

吳健富表示,氣象署11時40分針對6個沿海地區發布國家級警報與海嘯警報,海嘯波於13時18分抵達東部沿海,最後一波海嘯波則在13時45分抵達。根據觀測結果,花蓮潮位站波高接近0,台東蘭嶼及成功約1至2公分,蘇澳則有接近9公分,高雄1至2公分,東港1公分,小琉球接近0公分,全部都不高於10公分。

持續更新:明天繼續放假?西南氣流持續發威 「南部3地」達停班課標準

而根據太平洋海嘯中心15時27分的報告內容,台灣仍被劃分在海嘯警戒區內,故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海嘯警報,提醒大家切勿貿然前往海邊活動,氣象署也會依據最新情資,評估何時解除海嘯警報。

另外,吳健富也解釋,海嘯波形成大部分是因為大規模位於淺海位置的地震,造成海水抖動往四面八方傳遞,海床愈深速度越快,由深到淺的變化就會堆高形成海嘯。

當海床深度達5000公尺的速度為每小時800公里,等同於噴射機;深度500公尺的速度約每小時250公里,相似於新幹線;深度100公尺的速度為每小時100公里,相當於高速公路汽車;深度10公尺的時速約36公里,等同於短跑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