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大型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的情形,健保署計畫自10月起推動「假日急症中心(UCC)」試辦案,藉此參考日本經驗處理輕症個案。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若UCC就診費用能壓低至醫學中心的一半,有機會促使病患轉往分流機構。不過他也提醒,實施過程恐面臨設施、人力與制度細節等難題。

該項試辦構想以日本制度為藍本,將於急診使用率高的醫院附近設置UCC,選址原則以10分鐘車程內為基準,專責處理第四與第五級檢傷分類的輕微病症。健保署並規劃降低就診費用,讓病患於UCC所需自付金額遠低於醫學中心750元的現行部分負擔,以吸引民眾就近診療。

當前熱搜:「投票查不到資料、1小時投不到20人」 江肇國揭台中選務一堆狀況

洪子仁指出,雖然推行模式可以靈活設計,但仍需審慎考量實際施行層面。他直言:「診所硬體與服務量能待補強。」多數社區診所缺乏完善的X光、檢驗與處置設備,若缺乏資金協助,將難以肩負假日即時看診的責任。另一項挑戰是醫師人力與排班調度的可行性。他指出,若由醫學中心醫師支援UCC,恐使母院人力調配更加困難,尤其在目前整體醫療人力緊繃的情況下更為棘手。他建議,應優先考慮由當地醫師組成輪值團隊,以維持運作彈性。

洪子仁進一步指出:「責任風險與醫療界限需清楚界定。」他強調,健保署應釐清UCC的服務範圍與職責,包含何時該轉診、如何辨識重症病患等標準,以防止因職責模糊導致醫療糾紛。他補充說明,費用的落差必須足夠明顯,才能有效引導輕症患者分流。目前至醫學中心急診就診者,除750元的部分負擔外,還須支付近1000元的掛號費。若改至UCC,總花費可望減半,將大幅提高轉院意願。此外,他也建議整合健保快易通或行動App,提供即時候診資訊、轉診指引與地點查詢功能。

洪子仁認為,假日急症中心屬於具有潛力的制度創新,值得推行。他建議健保署依循「分階段試行、持續檢討」模式,先選定6至8家急診量名列前茅的醫院周邊地區作為示範點。他並提出應建立評估機制,例如分流成效、候診時間與病患滿意度,並定期邀集地方醫界代表開會,共同檢討支付模式與執行成果。

整體而言,假日急症中心雖具潛在效益,實際執行仍需面對設備、人力與制度界定等挑戰。未來推展成敗,將端視政府規劃細緻程度與配套政策是否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