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丹娜絲肆重創嘉義新塭滯洪池光電場,但風災距今已過12天,新塭滯洪池的受損光電板卻還未清除。由於今年第7到9號颱風已接連生成,嘉義地區居民擔心損毀的光電板恐對當地造成「二次傷害」。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今日表示,目前已要求廠商進駐大型機具處理,最快明(25)天就能清完新塭地區損毀的光電板。
丹娜絲颱風7日罕見由嘉義登陸,讓作為國內太陽能發電重點區域的台南、嘉義等地大量太陽能發電設施受損。據環境部統計,丹娜絲颱風共造成14.5萬片太陽能光電板受損,總重2800公噸。其中,光電設施損毀最嚴重的嘉義新塭滯洪池案場,共有5萬片光電板受損。然而,距離丹娜絲颱風襲台已過12天,仍有大量損毀的光電板擱置在滯洪池周圍。隨著颱風接連生成,當地居民不禁擔心,這些散落的光電板若再被颱風吹飛,將造成二度傷害。
持續更新:國軍免費升商務艙惹議!交通部:政策「非強制」航空公司可自行決定
對此,彭啟明強調,受丹娜絲颱風影響,新塭周圍多處電線杆或路樹傾倒,阻礙通行,加上新塭滯洪池案場周邊道路狹隘,讓光電廠商無法在風災結束第一時間,進駐大型機具清除受損光電板。如今電力已修復,環境部也和水利署合作,啟動新塭滯洪池案場受損光電板清除作業,最快明天就能清理完畢。
此外,彭啟明說明,製作光電板的材料有92%屬於可回收資源,就連水面型光電板的浮板也是以可回收材質製作,即使損毀也不會浪費資源。至於打撈受損光電板清除的廢棄物,將交由合法廠商處理去化,未來也會每隔2週進行周遭水域的水質檢測作業,密切監測水中有無重金屬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