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導致夏天天氣越來越熱,因此環境部今(22)日進行首次抗高溫演練,對此,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相信不久後都會區攝氏40度高溫就會出現,恐帶來健康風險、公共安全與經濟衝擊等多重挑戰,高溫像颱風一樣,要現在開始準備、演練,明年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機制就會正式啟動。
環境部今日舉辦「114年抗高溫調適對策試辦演練」,以雙北地區連續3日氣溫達38度以上、中央氣象署發布「紅燈」高溫預警為情境,各部門扮演相應對策調適,如環境部掌握清潔隊調度,強化補水、防曬及即時通報機制;勞動部督導各地勞檢機構執行高氣溫作業熱危害防護檢查;衛福部關注醫療體系,提供預防高溫熱傷害宣導資訊等。
精選報導:颱風又來了!「范斯高」明天生成 氣象署揭路徑:不排除發布海上警報
對此,彭啟明指出,22日是24節氣中的大暑,在節氣中代表天氣很炎熱近幾年來,每年都是高溫新紀錄、已經是常態,相信未來有機會高溫或體感溫度達40度以上,恐帶來健康風險、公共安全與經濟衝擊等多重挑戰,高溫像颱風一樣,要現在開始準備、演練,明年抗高溫調適對策聯盟機制就會正式啟動。
未來地方政府安排灑水降溫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灑、灑水的範圍,是否需要調派,都應該再考量;另外是否需要提醒家中有寵物的人,因為毛小孩走在高溫的馬路上也會受傷,目前高溫尚未納入災害防救法,希望內政部納入考量,今年可能就38、39度甚至40度的情境進行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