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持續關注日本勞動力短缺與觀光過熱爭議之際,首相石破茂日前宣布成立「共生社會推進辦公室」,此舉被視為是自由民主黨(LDP)在選前試圖應對國內反移民聲浪的政治動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儘管日本長期依賴外籍勞工與觀光業刺激經濟,如今卻因極右勢力崛起與民怨升溫,走上「收緊態度」的政治回應。

石破表示,新機構將作為「指揮中心」,統籌涉外事務,包括移民管理、外資購地與外籍人士未繳社保等問題,強調「對違反規定者將嚴正處置」。這項政策宣布時值國會上議院選舉前夕,外界認為與右翼政黨「參政黨」(Sanseito)在競選期間強打「日本優先」口號,主打反移民議題脫不了關係。

當前熱搜:「彩蛋」被漢光演習洩底? 美軍秘密給台灣貧鈾穿甲彈? 專家 : 其實真相是…..

近年日本觀光業爆發式成長,今年上半年訪日外籍旅客已破 2150 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雖觀光對經濟貢獻良多,但也激起不少民怨,包括富士山景點遭封、溫泉地過度開發、水資源短缺與生活物資搶購等問題屢見報端。《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指出,一些民眾將物價上漲、資源壓力歸咎於觀光客與外籍居民,甚至有東京退休者表示「文化不同,難以共存」。

除了旅遊壓力,外籍勞工也成為社會不安投射的對象。根據日本法務省 2023 年白皮書,外國人刑事案件占比僅 5.3 %,並未明顯高於日本本國人。然而,包括網路社群與右翼政黨在內,仍不斷渲染外國人與治安惡化之間的關聯。早稻田大學社會學教授田邊俊介向 CNN 表示,「這些焦慮多半來自錯誤資訊與選舉操作」,他強調「日本人與外國人犯罪率幾乎沒有差異」,但民眾往往「眼見他人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就想像社會變得更危險」。

此次設置新單位的政治背景耐人尋味。根據 CNN,執政聯盟自民黨與公明黨去年已失去下議院多數,若上議院再遭重挫,石破可能面臨下台壓力。分析人士指出,自民黨此舉意在向中間與保守選民示好,以「對外國人強硬」姿態搶救選票。

然而,這樣的政策轉向恐將引發更大副作用。專家警告,若對外籍居民採過度監控、排斥態度,恐將損及企業吸引人才的能力、觀光收入與國際形象。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截至去年 10 月,日本外籍就業人口達 230 萬人,創歷史新高,並涵蓋醫療、營建、航空等多個關鍵產業。

石破在宣布設立該辦公室時也坦言,日本未來若要走向經濟成長型社會,勢必要「透過接受一定數量的外國勞工與觀光客,融入國際社會的活力」。但面對選舉壓力與保守民意,他能否同時兼顧經濟現實與政治風險,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