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與多個長期關注空污與能源議題的環保團體,今(18)日共同舉辦記者會,針對立法院日前強行通過「2028無煤中火」法案,以及台中市市長盧秀燕與在地藍白立委的政治操作,提出嚴正批評與具體數據說明,呼籲政策應回歸科學與理性討論。
記者會有民進黨團、社團法人台灣環境公義暨能源轉型協會理事長黃正聰、社團法人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台中市醫界聯盟常務監事林子賢、財團法人中台灣教授協會外交與政治組召集人蘇勳璧、財團法人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葉晋玉、國立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暨臺灣環境公義暨能源轉型協會理事莊秉潔、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兼主任杜承哲,以及台灣永續綠色科技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陳世雄等人出席,多位專家學者從數據與政策角度出發,指出法案背後的草率決策與錯置焦點。
全站首選:輕度颱風薇帕凌晨生成可能增強!今明「最接近台灣」最新路徑曝光
環團共同指出,台中市空污問題的根源不僅在於固定污染源,更關鍵的是對移動污染源與逸散污染源治理的不足。觀察六都近三年(2022–2024)交通污染管理數據可見,台中在二行程機車及老舊柴油車汰換、機車定檢率、電動公車推動等指標均未見領先,與新北、桃園、高雄等城市相比,明顯落後,顯示政策誘因不足與執行力有限。
在逸散污染控制方面,台中雖採用再生水洗掃、LINE BOT預警及智慧巡查等技術,但整體執行規模與台南相比仍顯不足。台南2024年前三季已完成洗掃37.8萬公里、削減PM2.5達230公噸,配合自動灑水與AI稽查機制,成效顯著。相較之下,台中雖努力推動,但效益有限,仍有強化空間。
環團也指出,台中市被環境部列為PM10三級空污防制區,顯示空品未達標準,反映市府在污染治理上的不足。然而,市長盧秀燕卻再度將矛頭指向台中火力電廠,試圖轉移焦點。根據環境部統計,台中電廠自2016年起已減少六成排放量,為台中市污染減量最多的單位,反觀市府自身非電廠排放量反而上升。
此外,台電數據顯示,台中電廠自2019年起發電量已不足支應本市用電,去年減至272億度,遠低於台中市約350億度的總用電量,約八成電力需由外縣市支援。若在無完備配套下強推「2028無煤」,將導致台中預估達400億度的用電需求中,有逾200億度需仰賴桃園、苗栗、高雄等地支援,恐引發電網負擔與區域失衡。
醫師杜承哲表示,台中市長盧秀燕刻意忽視主要污染源,卻一再將責任推給占比最低、改善最多的電廠,根本是選擇性開戰、轉移焦點。他形容這種作法就像班上吵鬧的同學一樣多,卻只處罰那個最安靜、最不會反駁的人,根本不公平,也無法解決問題。
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指出,中央政府原本規劃2034年達成中火無煤化,是依照專家研究、分階段推動的具體進程,透過燃氣機組陸續上線,每一部燃氣機的啟用,皆能對應汰除兩部燃煤機組,整體規劃環環相扣、符合能源轉型步調。
他批評,國民黨突然強行推出「2028無煤」的口號式法案,卻完全未交代替代電力從何而來,也未說明該如何維持民生用電與工業發展,只是用簡單標語來治國,根本是不負責任。他更直言,台中市府的無能,加上藍白陣營在立法院提出這類「無腦提案」,不僅沒有科學依據,還將整體能源規劃與空污治理推向錯誤方向,是對台中市的重大傷害。
民進黨團與環團共同呼籲盧市府真正的能源轉型,需要科學、理性與務實的政策規劃,而非簡單粗暴的口號與情緒操弄。當能源政策被當作選戰工具、空污議題被當成政治藉口,犧牲的只有市民的權益與國家的未來。

王立任批評,國民黨突然強行推出「2028無煤」的口號式法案,卻完全未交代替代電力從何而來,也未說明該如何維持民生用電與工業發展,只是用簡單標語來治國,根本是不負責任。 圖:民進黨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