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急診床位塞車!台中婦產科醫師謝筱芸在臉書上表示,有病患歷經住院、禁食等完整準備後,卻因當日護理人力短缺無法進行排定手術,只能無奈出院、重新候補。她坦言,這類事件已非首見,從急診壅塞到手術流程中斷,整體醫療系統正面臨持續性的崩解,她直言:「醫療崩壞,確實是現在進行式。」

謝筱芸醫師在臉書專頁「謝筱芸醫師的泌密診療室」發文表示,日前一名已排定手術的女性病患,依照醫囑於前一日完成住院、灌腸及禁食,並自午夜起滴水未進,卻在歷經一整天等待後,遲遲未能進入手術室。原訂下午五點進行的手術,最終遭到多起急產與大量出血的緊急開刀程序插隊,一再延宕。

當前熱搜:輕度颱風薇帕凌晨生成可能增強!今明「最接近台灣」最新路徑曝光

直到晚間10點,院方手術室才通知「護理人力不足,今天開不了了」,病患只能無奈辦理出院,重新等待下一次安排。謝筱芸感嘆,這位病人全程配合,最後卻只能落得一場空。

她也提到,三個月前另一位病患亦有相同遭遇,兩人皆未向她抱怨,反而反過來安慰她「醫師,我知道你們也很辛苦」,讓她既感謝病人的體諒,也難掩內心的愧疚與無力。

過去即便等待到晚間七、八點,手術仍多能如期進行,但這一兩年情勢明顯惡化。謝筱芸指出,隨著護理人力短缺狀況加劇,許多手術即便照原定流程安排,當天仍可能因人手問題而遭取消,讓現場醫護陷入高度的不確定感。

她進一步說明:「我們在現場感受到的,不只是工作變得更辛苦,還有工作時心理的『不確定感』」,像是「這一刀今晚開得了嗎?」或「是不是又要讓她空腹一天,最後什麼也沒做成?」這些疑問成了醫護日常。即使努力完成每一場手術,仍常因突發變數被迫延後,甚至取消。

謝筱芸強調,現今醫療早已從「手術延後」進一步惡化為「手術無法進行」,她坦言:「從『晚點能開』變成『今天無法開』,醫療崩壞,確實是現在進行式。」

她最後呼籲社會,應正視這些持續等待卻沒能獲得應有醫療照顧的病患,以及日復一日負荷沉重工作的第一線醫護,「這些默默等待的病人,值得更好的對待;這些持續撐著的醫療人員,也需要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