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BC》報導,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腦機介面公司(BCI)Neuralink今年四月向美國中小型企業管理局(SBA)提交文件,並自稱為「小型弱勢企業」(SDB),此舉可能使其在聯邦採購案中享有優先權,然而,Neuralink近期才以90億美元估值完成融資,且馬斯克身兼多家科技巨頭執行長,可能引發潛在的爭議。

報導指出,Neuralink在4月24日提交給SBA的文件中稱自己為「小型弱勢企業」,根據SBA規定,小型弱勢企業須由「社會與經濟弱勢團體」持有至少51%股權,且企業規模符合小企業標準,此認定可幫助企業在聯邦採購案中獲得優勢,但過去曾有公司因虛報資格遭司法部罰款的先例,對此,Neuralink未具體說明其弱勢認定依據,而聯絡人伯查爾也未回應媒體詢問。

當前熱搜:俄若敢開戰 北約先打「這城市」! :美國歐非司令 : 隨時把它「從地球上抹去」

綜合外媒報導,Neuralink今年6月剛完成6.5億美元融資,估值高達9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ARK Invest、Founders Fund等資產管理公司,該公司致力開發腦機介面技術,目標協助癱瘓患者透過意念控制外部設備,儘管技術前景廣闊,但其「弱勢企業」的自我定位與馬斯克的全球首富身分形成強烈反差,馬斯克同時掌管特斯拉SpaceX、xAI等企業,2022年更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現為X),財力與影響力顯而易見。

《CNBC》指出,文件提交時機亦引發聯想,當時馬斯克正領導川普政府的政府效率部(DOGE),在DOGE任內,馬斯克致力於大幅縮編聯邦機構規模與削減DEI(多元、公平、共融),例如,DOGE今年2月取消教育部數億美元DEI培訓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