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引擎侷限韓國開拓全球軍貿市場。中媒對此指出,能否取得「國產軍用航空引擎」等核心技術優勢將成為決勝關鍵。

《中國航空報》今(17)日引述韓國《韓聯社》(YNA)報導指出,韓國國防部防衛事務廳(DAPA)、航空航天工業公司(KAI)正式簽署協定,追加採購 20 架 KF-21獵鷹」戰機及相關技術支援服務,總金額約 2.39 億韓元(約合 17.5 億美元)。《YNA》指出,相較韓空軍首批採購的 KF-21 戰機,第 2 批戰機的總費用上漲了 3.5 億美元。

當前熱搜:卓榮泰對發1萬內心交戰 朱立倫:賴清德執政掏空國庫?

韓國的FA-50(前)與KF-21戰機。 圖 : 翻攝自南海的波濤

KAI 公司表示,第 2 批戰機價格上漲是拜「原料成本上漲」、「高階組件增加」、「武器系統整合」,還有「涵蓋供應鏈與維護保障」所賜。KAI 指出,第 2 批 KF-21 戰機的「軟體系統」將升級,也將整合天龍空地飛彈及空空飛彈SRAAM-II,進一步強化該戰機「探測電子作戰、平台整合」等量能。與此同時,新的一批 KF-21 也涵蓋了KAI 及美國 GE 航天航空公司的引擎供應合約,還有相關配件的維護及保障服務。

《中國航空報》再引述韓國《朝鮮日報》(Chosun Ilbo)報導指出,印尼作為 KF-21 的初始合作方,印方國防官員在 7 月初訪問韓國,就印版 KF-21(IF-X)的聯合開發事宜進行磋商。上(6)月 13 日,韓國 DAPA 廳長石鐘根在印尼防務展期間,與印尼政府簽署修訂版《KF-21 聯合開發基本協定》,該協定明確制定印尼的參與範疇、付款義務。

巴基斯坦將與土耳其展開合作,在巴基斯坦境內建造 TF-X Kaan 「可汗」戰鬥機的生產線,並向中國尋求使用「渦扇-10G 」引擎的許可。 圖:翻攝自 矚望雲霄

《中國航空報》分析,韓國在 KF-21 計畫上展現積極開放的態度。此外,KF-21 目前的開發進度明顯超過土耳其「可汗(TF-X Kaan)」戰機,或許是印尼繼續謀求與韓合作的關鍵。雖然韓國戰機銷售、維護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但《中國航空報》指出,目前韓國 FA-50、KF-21 戰機皆使用美製航空引擎;因此,在美國《國際武器貿易條例》的限制下,韓國戰機研製、市場開發將受約束。

對此,《中國航空報》指出,韓國正在推動國產引擎開發計畫,旨在 2035 年推出具備 15,000 至 24,000 磅推力之國產引擎。該報總結,如果韓國要繼續開拓全球軍貿市場,軍用航空引擎等核心技術將成決勝關鍵。

韓國 KF-21「獵鷹」戰機。   圖:擷取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