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15日在內閣會議中通過2025年度防衛白皮書,白皮書中明確警告,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日益頻繁,可能是「統一台灣軍事行動」的部分預演,而中國可能以海警為先頭部隊,製造「灰色地帶」事態封鎖海域,在美軍遲疑是否介入的期間,共軍恐趁機迅速發動全面入侵行動。
日本防衛省每年7月發表年度防衛白皮書,今年防衛白皮書強調共軍在日本周邊活動範圍有擴大的趨勢,尤其對共軍屢次侵犯日本領空、航艦駛入日本領海附近海域表達警惕,日本也持續將此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直言:「這種情況可能對日本安全造成嚴重影響,我們深感擔憂」。
持續更新:美國日本關稅談判卡關!謝金河點出川普不懂這「2件事」
對於中國對台軍事行動的意圖與演練,白皮書提到,共軍在台灣周邊的活動日益頻繁,極可能是「統一台灣軍事行動」的部分預演。演練意圖包括實際操演兩棲登陸、封鎖與反介入作戰(A2/AD),對台灣本島進行「包圍戰術」與「制空、制海能力」驗證,並配合演習進行電磁、網路與心理戰,建立多域作戰能力。
白皮書示警,中國藉由持續、不間斷地在台灣周邊進行軍事活動,試圖使外界接受其軍事存在為「常態」,進而掩護其未來軍事行動的突然性與正當性。另外,共軍與海警局加強合作,很可能利用海警製造未達武裝攻擊的「灰色地帶」事態,尤其去年5月海警局首次參加共軍演習,同年10月,海警船曾繞台一週,形同「實質封鎖」。
白皮書進一步指出,中國海警船的非軍事活動不僅在台灣周圍進行,也出現在日本沖繩縣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周邊的海空域,這讓負責軍事層面應對的美軍和自衛隊難以介入。防衛省認為,中國已經預見這種情況,並正在努力提升其「灰色地帶」初期作戰能力。
針對共軍軍演包含「海上封鎖台灣」的行動模式,白皮書推測,共軍可能的戰略是先由海警與民兵漁船、無人機騷擾實施「第一波包圍」,再藉由灰色地帶事態,讓美軍和日方難以介入,創造戰略空窗期,而在對手遲疑期間,共軍恐將迅速升級採取全面入侵行動。
白皮書分析,中國軍隊在台灣周邊行動的特點可歸納為3點,一是針對「台灣有事」進行訓練的「實戰化」,二是透過演習進行宣傳的「宣傳化」,三是持續部署與軍演的「常態化」。實戰化方面,在聯合利劍演習中實施對台灣主要城市、港灣的精準攻擊聯合作戰訓練、封鎖台海空域的聯合封鎖演練及中國海警局配合軍演的同步執法訓練,中國正逐步擴大演習區域。
宣傳化方面,中國媒體大量播放軍演畫面,且有中國軍事研究機構學者進行內容與目的解說,主張軍演合法性。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則是公開批評賴清德政府,並提及和平統一。其中,宣傳畫面的影片使用3D動畫營造彷彿實彈演習的效果。中國方面積極發布這些訊息,意圖對台灣與國際社會施加壓力,同時宣稱軍演不針對平民,以強化行動的正當性。
至於中國對台軍演的目的,白皮書提及3點,其一,強力批評被視為比蔡英文政府台獨色彩更濃的賴清德政府。其二,牽制與台灣強化安全保障關係的美國。其三,採取軟硬兼施的作法,軍事行動的強硬路線,以及促進兩岸經濟關係為主的穩健路線並行,企圖分化台灣社會,進而孤立賴清德政府。
白皮書提醒,共軍強化對台灣的軍事壓力,意味著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可能連帶導致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環境不穩定化,引起憂慮,因此日本有必要持續注視共軍動向。中谷元表明,中國急速增強軍力,擴大並加劇軍事活動。防衛省絕不容許任何主體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會懷抱迫切感徹底強化防衛力,以冷靜且堅定的態度加以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