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南韓媒體宣稱,波蘭再次與南韓政府達成協議,預計花費 60 億美元購買 180 輛南韓產的 K2 「黑豹」坦克,進一步加強自身的軍事實力。然而,有中國軍事專家分析指出,波蘭曾是華沙公約組織重要的坦克、裝甲車生產基地,甚至曾計畫生產名為「猩猩」的國產第三代主戰坦克。該名專家認為,波蘭進口南韓坦克的行為,象徵其已失去過往的坦克製造能力,波蘭軍事工業的衰退也令該名專家感到唏噓不已。
《騰訊網》軍事專欄作者「天眼看亞太」發布文章表示,南韓《韓聯社》於當地時間 2 日發布報導,稱波蘭再次與南韓達成協議,準備以 60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743.18 億元 ) 的價格購買 180 輛 K2 「黑豹」坦克,是該國繼 2022 年後,第二次向南韓提出的坦克訂單。
全站首選:曹系興起?曹興誠:常有人勸我選總統、萬一選上怎麼辦?
「天眼看亞太」指出,波蘭第一次的坦克採購協議一樣是購買 180 輛 K2 「黑豹」,但僅花費約 33 億美元 (折合新台幣約 958.75 億元 ),是此次開支的一半左右。「天眼看亞太」分析認為,兩次購買的價格差異可能與波蘭軍方對坦克性能的「客製化需求」,以及後續授權波蘭本土生產的技術專利費、生產線搭建等費用。「天眼看亞太」稱,在完成本土生產線的建造後,波蘭可能再次具備生產主戰坦克的能力。

「天眼看亞太」表示,波蘭過去曾是華沙公約組織最重要的坦克、裝甲車輛生產基地,即使面對蘇聯解體、東歐逐漸邁向民主化的環境,波蘭仍能製造並出口 PT-91 「堅韌」型坦克,是國際軍火貿易市場中的重要出口商之一。除了 PT-91 外,波蘭也曾研發 PT-16 、 PT-17 等改良型主戰坦克,甚至還準備研發一款外號為「猩猩」的第三代國產主戰坦克。
「天眼看亞太」稱,「猩猩」坦克的方案是於 1993 年 11 月 30 日舉辦的 OBRUM 25 周年紀念科學會議中首次向外界公布,外型與義大利的「公羊」主戰坦克相似,動力系統使用 12 缸的多燃料 Condor CV-12 1200 柴油引擎以及自動控制的 Renk ESM 500 變速箱,預估全車重量約 46 至 54公噸,越野時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 45 公里。
「天眼看亞太」進一步指出,「猩猩」在設計稿中預計裝備一門 120mm 或 125mm 的滑膛炮,預計使其具備透過常規砲塔發射反坦克導彈的能力。除了主砲塔外,「猩猩」也額外裝備了 7.62mm 的並列機槍,以及在砲塔頂部裝備 12.7mm 的遙控機槍,具備多種不同的火力輸出。
然而,在「猩猩」發表一年後,該坦克的預估製造成本高達 460 萬美元,遠超當時 PT-91 每輛 250 萬美元的單位成本,加上後續的配套以及採購成本後,預估總成本可能高達 3.6 億美元。最終,波蘭政府於 1996 年宣布取消了「猩猩」的研發計畫。「天眼看亞太」也感嘆道,曾經的華沙公約主要坦克生產國,在放棄生產坦克 20 餘年後,已經完全喪失了坦克的自主生產能力,「如今只能向南韓購買坦克以及生產線」,令人不勝唏噓。

有南韓媒體宣稱,波蘭再次與南韓政府達成協議,以 60 億美元的價格購買 180 輛 K2 「黑豹」主戰坦克。圖為波蘭陸軍駕駛 K2 「黑豹」參與泳渡訓練。 圖:翻攝自 騰訊網 天眼看亞太

波蘭甚至計畫研發名為「猩猩」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但由於生產成本過高,於計劃公布後三年宣布放棄。圖為「猩猩」預想圖。 圖:翻攝自 騰訊網 天眼看亞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