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羅斯向印度提出一項雙重提案,內容包含提供第五代 Su-57E 匿蹤戰機及 Su-35M 制空戰機。
波蘭《防務部落格》(Defense Blog)昨(6)日報導,上述提案是由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蘇愷航空集團(Sukhoi)共同提出,內容包含將 Su-57E 的技術全數移轉至印度斯坦航空中心(HAL)位於納西克的相關設施進行產製。此外,俄國提出直接交付 Su-35M 戰機,作為印方共 117 架多用途戰機(MRFA)招標案的一部分。
持續更新:(影) 甘肅天水爆200多幼童「血鉛超標」! 家長跨省求助遭官竄改數據、封鎖帳號
軍事專欄作者「零度 Military」在《騰訊網》上發文稱,Su-57E 搭載 2 台 AL-41F1 引擎,最大推力 14.5 噸;Su-35M 搭載 2 台簡化版的 AL-41F1S 引擎,最大推力 14 噸。

他進而稱,印度空軍對 AL-41 的衍生型號「產品 117S」更感興趣,其推重比高於 Su-30MKI 所搭載的 AL-31FP、使用壽命 6,000 小時,是前代商品的 3 倍。如取得印度等國的訂單,俄羅斯暗示將會加快產製進程。
《Defense Blog》報導指出,俄羅斯將賦予印度存取 Su-57E 戰機源碼的權限,並允許 40 至 60% 的「自主產製」,使其能夠整合印方自製的「阿斯特拉」(Astra)中程空對空飛彈、「魯德拉姆」(Rudram)反輻射飛彈,以及 Virupaksha AESA 雷達系統等技術。
Rostec 表示,提案符合印度「印度製造」、「自力更生印度」(Aatmanirbhar Bharat)兩項政策,並可藉由「引擎、匿蹤、航空電子系統」技術轉移,支持印度先進中型戰機(AMCA)計畫。

報導續指,外界普遍認為印度對俄羅斯 Su-35M 招標案的興趣仍待進一步的釐清,尤其法國「飆風(Rafale)」戰機目前被視為是更成熟的 4.5 代戰機。
專家則指,印度對 Su-57E 匿蹤技術的質疑、美國《以制裁反制美國敵人法》(CAATSA)制裁風險,還有 2014 年制裁俄羅斯後 Su-30MKI 零件短缺與維修問題仍是關鍵隱憂。其中,根據《詹氏防務週刊》(Jane's Defence Weekly)2018 年的報導,印度最多曾有 40% 的 Su-30MKI 機隊因供應鏈中斷而無法運作。

俄國 AL-41 引擎的衍生型號「產品 117S」。 圖:擷取自《騰訊網》